绍宋之后(162)

作者:广寒宫宫人

韩岳等人互相打了个眼色,这种人赌咒发誓他们只当放屁,不过要说逻辑还真是如此,自从官家建立密札制度,直接联系道统制一级,连空饷都杜绝的差不多了,别说安插细作,但是李彦仙和马扩两处另当别论,他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很难筛查到人。

李邦彦也不甘示弱,下笔如飞,拿出当年把街市俗语编为词曲的歪才,写出了秦桧是如何利用邵隆、吕和尚、张横、梁兴等人的性格弱点往他们身边派人的,那个邵隆身边的巫师就是他流放桂平时找的,是个苗族女与汉儿所生的骗子,神神叨叨的最会忽悠人。

这时刑部尚书马伸道:“即便如此,如何能证明骊山之变不是你们策划的。邵隆身边窜出的巫师,梁兴身边激将他的汉儿,可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你们说再多也是空口无凭。再说本官也不信,他们两个小咯罗能搞出这天天大的事!”

莫俦既然成了反覆之徒,没了立场,那基本上就是顺风倒、迎风飘了。他当了多年高官,如何不知这是抄家灭族的罪过,饶是一线希望也得推脱,赶紧磕头道:“大司寇容禀告,李邦彦如何罪人不知,但罪人却是没有筹划骊山之变。北伐之后,谁也知道天下再无人能挑战官家,罪人只是身涉其中出不来而已。李邦彦你也不用瞪我,大难当头各自飞罢了。那汉儿的底细我知道,他叫高益恭,是秦桧心腹,曾跟随郑亿年南下,若是所料不差,此刻必然藏在郑家,郑修年许多北面勾当见不得人,必然受他威胁。”

西红柿

这跌宕起伏的,赵玖觉得真是一出好戏,完全可以改编成长篇历史,但是目下,“来人,穿起居郎郑亿年,请他带着静塞郡王走一趟,便知道结果了。”

——小剧场番外——

太原城楼上,李彦仙每到太阳没那么毒时都会坐在角楼上看看工程进度,其实要邵云说也没什么好看的,官家要求高,内城外还要扩建外城,作为北边商路的重要节点,而且宗知府更是认真负责的,他们当兵的有力气出力气,不然就在军营里待着呗。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自从邵隆犯了事,晋王脸上几乎就没见过笑模样,平时去了军营就是要求加紧训练确保思想不歪,已经有好几个都头队正因为发牢骚被赶出去了。

不过今天李晋王心情好些不错,近些看原来他是在看邸报,还津津有味的,一抬头看到了邵云,还温和道:“快来看看,官家又写了一部戏,叫《窦娥冤》,立意高远,这些不为民做主的东西,就该自己下狱。”说罢差点想啃手指头,万幸想到下属当面,忍住了。

邵云忍了忍,才没说我不大喜欢这种戏剧,还是《水浒》好,可惜官家不更新了。

太上道君生活录——百里不屈

(一)

“邦、邦、邦......”

“邦、邦、邦......”

清晨,公鸡尚未打鸣,这扰人清梦的声音就不断钻入耳朵,吵得曾经的九五之尊,如今九五之尊的父亲——太上道君皇帝再也无法入睡。

不用说,少林寺的和尚们礼佛之心还是虔诚无比的,这不,每日一大早便开始了早课,还把木鱼敲得邦邦响。这个声音,让笃信道教的太上道君很是烦恼,无量天尊,保佑这群臭和尚——明天拉稀迟点起床,不要念经念这么早。

“邦、邦、邦”一连三下的敲门声,还是那么硬邦邦的敲门声,不用说,又是那个杀千刀的叫什么百里不屈的,跑来催他练武了!

本来不是说一天练一次就够了吗?可是这个百里不屈现在居然每天早中晚三次,一次不落的喊他去练武。跟据这个无君无父之人的言论,太上道君皇帝练武的进度太慢,他生怕有负圣恩,因此,要加大他的训练量——放他母亲的狗屁,老九那个不孝子,哪里会管他练武好不好的,分明就是找个由头来折磨自己罢了!

可是,这话能跟那不孝子说吗?当然不能啊,都说了是个不孝子了!想我大宋,孝道一向是重中之重,可是,出了这么个不孝子,居然朝野上下现在也没几个有良知有胆量的去直言进谏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列祖列宗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啊,这个不孝子是怎么对待父亲的啊!我们赵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不孝子啊!

内心的一通愤慨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太上道君皇帝还是赶紧开了门,果然就看见百里不屈硬邦邦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今天的早饭——两个硬邦邦的馒头。

混蛋啊!以前自己的早饭,虽然不会像宴席一样,动辄来个百十头羊。然而,该有的却也一样不缺,特别是他最爱的羊肉汤,那必须是天天都不能少的。哪里像现在这样,这群臭和尚,一口一个出家人清净之地不能沾染荤腥,逼迫他跟着一起吃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