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纨绔与高岭花+番外(393)

作者:噗爪

沈舒阳的子嗣没了,沈庆安当年自杀,早已家破人亡啥也没留下。还有两个同姓王,可惜资质平庸还好大喜功,常犯些糊涂事,百姓之中颇多怨言。

说实话,让丰南王继位都比这些人强。

“陈河今年十四,温和内敛,无甚主见。”薛景寒提起这位平王继子,难得说了句好话,“他心怀仁善,不会磋磨百姓。”

薛景寒需要一个听话的皇帝。

所谓听话,不是说完全做傀儡。能采纳朝臣正确的意见,施行丞相制定的变革方略,不瞎搞事,不败坏名声,别惹丞相生气,就行。

就这点而言,陈河是最佳的选择。

而且,他不姓沈。

苏戚提出异议:“阿暖,这种就叫傀儡皇帝。”

薛景寒:“哦。”

关于死去的沈舒阳,薛景寒不打算给他留脸面。廷尉供出的所有罪证,薛景寒都会派人拓印,分发给各郡各县。另附一份罪己诏,讲明沈舒阳愧对天下苍生,以死谢罪。

百姓不全是傻子。沈舒阳究竟自杀还是他杀,总有人心里有数。

但明面上的流程还得过一遍,毕竟权臣弑君无法记入史册。

薛景寒不允许沈舒阳进皇陵。气绝而亡的卞文修,同样没有入土为安的待遇。这两人的尸首,将会剥去外衫,以刀屠面,抛至远郊任狼啃食。

这件事,同样不会被史官记载下来。

待新皇登基,薛景寒还有很多政事要忙。他决意修改刑律,革除律法不公的弊病;重新调整贤才推选制度,不拘家世背景;增设学馆,改官制……

薛景寒抱着苏戚说了很久。

夜深了,月亮从中天坠落,殿内烛火燃尽。潮湿的夜风钻进窗棂,在帷帐外打着旋儿,无法干扰帐内的宁静温暖。

苏戚背靠着温热的胸膛,渐渐沉入睡眠。

她想,以后大概都会好起来的。无论是薛景寒,还是大衍。过去的苦痛与仇恨终将随风逝去,新的早晨会一次次到来。

都会好的,对么?

苏戚心里仍有不安。她说不清原因,大脑过于困倦,实在无法清醒思考。

接下来几天,她都住在猗兰殿里。

薛景寒很忙。宣德殿的早朝照常进行,没了天子,便由他暂理朝政。总归以前大小事务都得让他过目,现在似乎也没区别。

他清晨离开,下朝后回来,哄着苏戚喝药吃早饭。两人说说闲话,看会儿书,薛景寒又得出门。

苏戚笑他是劳碌命,哪怕万人之上也不得清闲。

苏宏州假借议政理由,来猗兰殿好几次,陪苏戚说话解闷。老父亲现在总算明白薛景寒拖着婚期的原因了,私下里拍着大腿直叹气。

我道他顾忌名声,没曾想是个要干大事的!

叹完气,又骂卞文修混账,骂殷晋死不足惜。

他养在心尖尖上的女儿,险些就被害死了。

苏戚问过穆念青的消息。苏宏州说,穆念青早已带兵离京,追剿莫望残部,然后回衍西驻地。

和先前预定的日程一样。

衍西军对他的做法没有异议么?

苏戚问。

苏宏州一叠声地哀叹。说衍西军多年饱受沈舒阳苛刻,不知被克扣了多少军饷,而且沈舒阳多番打压穆连城,削兵权什么的,军营里怨气颇多。穆念青临阵倒戈,放弃营救沈舒阳,自然会招致质疑声,但他凭借实力,肯定能在衍西军中站稳脚跟。

“你要相信他。”

苏宏州如此安慰道。

苏戚抿着嘴沉默不说话。她心里沉甸甸的,有种坠痛感。

而当秦柏舟下狱的讯息传来时,这种坠痛感,变得分外强烈。

那天中午,苏戚正和薛景寒用饭。东苹进来禀告事情,于是她得知廷尉被关进了牢狱。

总管太监东苹,以前侍奉先帝,也就是沈舒阳的父皇。向来疼爱太子沈庆安,太子死后他蛰伏多年,成为薛景寒的内应。

同理,太医江寿,季珺于他有知遇之恩。为报答恩情,决意跟随薛景寒做事。沈舒阳的身体之所以会逐渐虚弱,与他脱离不了干系。

这些按下不提。

秦柏舟下狱,没人觉得奇怪。

但凡沈舒阳犯下的罪孽,几乎都有秦柏舟的一份。这位廷尉做尽脏活儿,根本无法与沈舒阳撇清关系。

更何况,秦柏舟本就存了玉石俱焚的心思。

他交出卷宗,顺带着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苏戚呼吸凝滞,听着薛景寒给自己解释廷尉下狱的原因。她望着窗外明媚的日光,只觉身体难受,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恍惚有人站在窗前,眉眼艳丽笑容冰冷,约她看一场桃花。

“不能赦免么?”

苏戚问,“都说廷尉是刀,哪有给刀定罪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