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唐一梦空留香1(溯女缘)+晓唐一梦空留香2+晓唐一梦空留香2(479)

作者:渊葶

夜色深沉,淼跌跌撞撞的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她掩上门插上门闩,虚脱的滑坐在地,喘着粗气。她茫然的用手按住胸口,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心脏可以跳得这么快!刚才她是怎么了,脑袋乱的像糨糊,身子绵软无力,在他的怀中竟不知如何是好。可她知道,如果不是王毛仲的出现,这个夜晚不会这么容易结束,他会索取更多,她会成为他的人。

她双手捂住脸,拼命的摇头,不要继续想下去。可触手竟是滚烫,她羞怯的低头,自己的脸肯定红的像猴屁股了。她真想大叫,喊出自己心中的羞赧和紧张。可是回想他的眼神,她的心不禁又狂跳起来,嘴角微微上扬,懵懵懂懂的做起梦来。

淼不知道自己的屋外守着李宜德。李隆基见他认她为主,便干脆派他保护她的安全,自夜宴过后,他一直跟随着淼,只是她没有察觉而已。他愣愣的站在她的门外,听到里面传出的轻微响动,皱眉凝思——

李隆基换了身衣衫,缓缓跺进书房。

王毛仲见他立刻跪了下来,惶恐的道:“爷,奴才不知杨姑娘在屋里,扰了爷的兴致。只是王妃的书信到了,爷吩咐奴才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第一时间通知爷,奴才失礼了。”

李隆基随意的挥挥手,道:“既然是我的命令,你又何必自责!起来吧,王妃的书信呢?”

王毛仲慌忙起身,将丝绢递给李隆基。李隆基轻轻打开丝绢,里面娟秀的小篆行行铺开:“‘文’大肆售卖斜封官,数亿钱资‘乐’修筑佛寺。‘文’撺掇‘乐’夺昆明湖,‘主’不许。‘文’夺民田作定昆池,延袤万里,累石像华山,引水像天津,欲以胜昆明。”

李隆基随即烧掉,望着在火中扭曲的丝绢,冷冷笑着。慕容敏真是越来越胆大,为讨好安乐公主,竟花数亿钱为安乐修建佛寺。昆明池位居长安,乃皇家园林,慕容敏竟唆使安乐夺取,真是胆大包天了。修造万里的定昆池,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安乐必失民心。只是慕容敏这计药下得未免太狠了。

唇边的笑渐渐凝聚,今天同样收到张九龄的飞鸽传书,说的也是安乐兴建安乐寺和强抢民田开凿定昆池的事,却绝口不提慕容敏暗中使力的事。张九龄的回报仍有保留,对待慕容敏,他始终不能冷静。张九龄才学广博,深藏经世报国之论,的确是个人才,是他不能舍弃的一颗棋子。可慕容敏将是他最大的致命伤,无论何时都牵绊着他的人生,他该怎么办呢?

李隆基望着消失的火光,他漆黑的眸底深不可测——

情浓

李隆基刚到潞州不久,就传出了一些传奇。六月十五,天空出现“月重轮”的奇观,加之这一月来李隆基实施了许多爱民政策,时常在街上视察,深入民间,常与百姓同吃同住,深得民心。民间就流传“月重轮”是“瑞之大兆”,暗喻李隆基是潞州的祥瑞。

府中,李隆基当着所有的丫鬟奴仆宣布,大小事务都由淼来操持。淼只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天天忙着熟悉环境、打通人脉,忙得不可开交。她本来就是大而化之的人,为人随和亲近,本着尊重每个人的原则,她跟每个人都亲亲近近的,府中的人也越来越喜欢她,一月不到就打成一片。

淼喜欢这样忙着,也不愿跟李隆基单独见面,那种感觉既尴尬又无措,她甚至不敢再看他的眼睛,怕自己又像那晚一样陷了进去。也许是他也忙着笼络人心,这一月间他们见面的机会很少,他周旋于潞州各个官员之间,凭着他的政治直觉,感受着他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他正在利用这种朋党关系凝聚自己的势力。其中,他较为欣赏那日为知州解围的那个叫张暐的铜醍令,他也算是个斜封官,家业豪富,喜好结交侠士,以弋猎声乐自娱,正合了李隆基的脾气。李隆基时常去他府中游玩,两人把酒当欢,甚是投契。张暐曾暗示愿意在财力上资助李隆基。淼不得不佩服李隆基的政治手腕,他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政治权势而生的,他就是生来的真命天子。

潞州府衙依山而建,西面是游岭,虽然不高,但可以俯瞰潞州全景,景致也颇为可观。整个府衙让她摸得熟透后,她便将注意力放在这座山岭上,没事就往上跑,似乎站得高些,她想着的人就会近些。可李宜德真的将她视作救命恩人一般,如影随形的跟着她,寸步不离。他平时话不是很多,偏偏淼是个话娄子,他既然不说,那就成为她的倾诉对象,有什么事说什么事,她潜意识里认为他是可以信任的。有时总感觉他的背后似乎站着另外一个人,一个她熟悉、又很熟悉她的人。每每她驻足停留时,她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那注视的眼神,她不敢回头,她心中有着莫名的恐惧,她胆小、怯懦,不敢承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