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唐一梦空留香1(溯女缘)+晓唐一梦空留香2+晓唐一梦空留香2(541)

作者:渊葶

上官婉儿木然拭去嘴角的血丝,她的血跟已经干涸的血迹混为一体。她依旧平静的看着韦后,近乎讨好的道:“娘娘这回可是满意了?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局势。娘娘虽掌握了禁军,但仍不足以号令天下。若是娘娘对婉儿依然心存忌恨,那不妨现下就叫人进来处死婉儿,但若是娘娘用得上婉儿,婉儿万死不辞。”

韦后冷冷的打量着上官婉儿,充满了疑惑和不确定,最终缓和了语气道:“不知婉儿有什么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敏不解的望着淡漠的上官婉儿,不敢将她跟刚才痛哭失声的女人联系在一起,她怎么能这样冷漠的对待一个爱她的人,还和谋杀亲夫的人合谋窃取天下!敏看到上官婉儿自始至终攥着沾血的衣袖,突然间明白了什么,不由得退了一步。

上官婉儿恭顺的垂首施礼,轻声道:“想必娘娘心中早有打算,婉儿只是说出心中的想法,若是能帮上娘娘一星半点,婉儿也知足了。”她无意的瞄了一眼敏,清了清嗓子,道:“陛下突然崩逝,生前未立储君,而陛下膝下尚有两名皇子,谯王重福年届而立,心智已全,况与娘娘有隙,不当立;温王重茂年方十六,还未成年,对娘娘谦恭有礼、视同亲生,当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大行皇帝未有立储遗诏,必将授居心叵测之徒以口实,朝堂将大乱。娘娘以中宫之尊,又有大行皇帝遗诏,他人便不会再有异议。”

韦后嘴角轻扬,笑看婉儿,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上官婉儿不卑不亢,神色超然的望着韦后,又道:“矫诏容易,但稳定局势才是成败关键。婉儿以为当马上着手实施五件事:第一,立刻派亲信卫兵南下均州控制谯王,以防他谋逆叛乱;第二,派心腹大臣镇守东都洛阳,西京以东都为屏障,洛阳安则长安定;第三,安抚以相王为首的李唐宗室,以防变生肘腋;第四,控制朝堂,犹以宰相集团为重,他们的全力支持,将是娘娘最有利的保障;最最重要的是第五,掌握军权。娘娘虽安插心腹任禁军要职,控制宫中以及长安局势,但莫忘了包围分散在各地的府兵,他们的势力集中起来亦不能小觑。为今之计,当瞒下大行皇帝驾崩之事,秘不发丧,先行下诏召集五万府兵进京勤王,以防事态突变。最后以策万全,当使朝中最有威望之人总知内外兵马,直接向娘娘负责。如此一来,娘娘便可随心所欲,无往而不利。”

听完上官婉儿的一席话,韦后竟连连抽气,自己原以为的精心策划,跟女宰相的城府一比,当真是小巫见大巫。原本只是想让她草拟一份遗诏,可如今看来,她大有用处,强忍下心中堆积如山的愤恨,亲切的笑着拉住她的手,道:“婉儿果真是思虑周全,女中诸葛。不知婉儿可想到遗诏的内容该如何写吗?”

上官婉儿低垂眼睑,微微颤动的睫毛若翩跹的蝴蝶,许久才道:“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参谋政事。”

韦后皱眉低问:“要相王参谋政事?何异于将天下拱手相让?”

上官婉儿眼中异常坚定,郑重的道:“相王参谋政事乃是缓兵之计,若是全力打压李氏,必会引起反弹,反不利于娘娘。请娘娘三思。”

韦后抿唇细想,忽而轻拍手掌,唤道:“笔墨伺候。”

神龙殿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名大宦官手捧朱漆托盘缓缓走到大殿中央,将朱漆托盘放下,便躬身退了出去。

敏不由得一怔,进来之人竟是宫闱丞高力士。她的心狂跳起来,急切的看向大殿中央的朱漆托盘,上面放着一只四四方方的木箱,木箱旁边是盛放玉玺的金盒,再旁边竟是一个水蓝色荷包和一支紫玉簪。她定睛一看,大骇的扑了过来,将荷包和簪子攥在手里细看,倒吸了口凉气,跌坐在地。脚踹倒了托盘上的木箱,一个圆圆的东西滚了出来,慢慢的滚到上官婉儿脚边,长长的头发披散开来,露出苍白的脸颊,竟是刚刚解救自己的柴尚宫。敏连遭打击,呆愣的望着韦后说不出话来。

上官婉儿依旧骄傲的微昂着头,不去理会脚边的头颅,神色坦然的看着韦后,缓缓跪在韦后脚下,肃声道:“娘娘若不相信婉儿的投诚之心,尽可唤人进来,婉儿已如俎上鱼肉,再无还手之力,任凭娘娘处置。”

韦后狭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报复的快感,冷冷睨着低头认输的上官婉儿,笑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既真心助我,我又怎会杀你!但若是你有二心,哀家必不会手软!”韦后瞥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敏,冷哼:“此人冒充皇亲国戚,已犯欺君大罪。庶人李重俊谋逆兵变,与她脱不了干系。暗害朝中大臣,以美色蛊惑宗室子弟。婉儿,你说此人该如何处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