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之神[娱乐圈](174)

作者:三春景 阅读记录

总之,大家是比较轻视声乐课的,这门课的成绩不好,也没有太多人在乎,只求能过关就是了——不过关的话,就得补考,补考还不过就得重修,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如非必要,肯定都不想发生那种事的。

“说真的,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上声乐课,还是专业课呢...”和程程一组的上官静声乐课成绩不差的,但她并不喜欢声乐课这么重要,占据这么多时间精力。

组里的钱媛正在唱歌,这是上一次声乐课布置的作业,老师也仔细听着,准备唱完之后给予指导。上官静就和程程、王星辰讲小话。

对于这个,程程只是笑,不说话。

真要说声乐和表演没关系,那是不能的,但要说有很大关系,关系大到声乐能列入四大专业课,那也是不能的。

早些年演员演而优则唱很常见的时候,声乐还是一门很实用的科目,大家学了是真能赚钱,学的积极性也高。这几年,歌手红了都往演员这边跑,演员最多就是唱个主题曲而已,谁还在意声乐课?

说是学声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气息,这种控制力的要求,比起正常的台词课要求更深。而且学习声乐,学会音乐的表达,也能对影视表演的表达起借鉴作用——说真的,这些理由都属于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根本说不通。

程程更愿意相信,学习声乐就是科班出身的演员的一种习惯。

习惯不好改,所以要为这种习惯找理由。而只要理由不是完全胡扯,就能一直推行了。

好多科班出身的演员,甚至是出过唱片的演员,真实情况下唱歌都是不成的(出专辑有百万修音师)。由此可以看出,科班演员大学期间的声乐课,大多也就是上了个寂寞,声乐课说是专业课,其实不受重视,实锤了。

不过程程本人的声乐课成绩是很好的,一方面是上辈子做偶像歌手,虽然是舞担,唱歌的实力却也不弱,练习生时期的高强度训练没白弄。另一方面,就是从小耳濡目染了。

外婆就是大学教唱歌的老师......真的是专业的。

程程小时候没有正经学过唱歌,但外婆偶尔教她唱个歌,就当是一种娱乐了——当玩儿一样,程程也是学了些东西的。

这辈子在京影读书,声乐课不如其他三大专业课努力,每天的固定练习都不带声乐的。但她是好学生,声乐课上的认真,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从不打折扣,这样加上之前的底子,她在班上声乐就算不错了。

“...可以了,接下来程程,程程是要唱《映山红》对吗?”老师叫程程站到钢琴旁,示意她可以唱了。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程程的嗓音缺乏辨识度,但她的嗓音也没有什么硬伤。声音圆润清晰,高音并不顶高,低音并不顶低,可也算普通人中中等偏上的程度了。

经过训练之后,配合她练台词、练形体塑造出的深而有力的气息,唱《映山红》这样的优美□□,拿一个合格是不难的。甚至因为穿透力足够,听现场的外行人会觉得此人是个‘唱将’呢。

正在程程唱的时候,一位教务处的老师,带着几个人站在了门口。等到程程唱完了,那位老师和声乐老师打了个招呼,才招手叫程程出去谈事。

第61章 热潮来袭(1)

京城的初夏, 不算热,但已经有夏天的气氛了。

夏喻就在一个京城很冷僻的景点外面,坐在一家饮品小屋外, 要了一个酸奶,一边吃,一边时不时偷摸看着对面景点进进出出的人——这里人少到根本不像是京城的景点了。

较小的人流中也没有人注意到马路对面的夏喻。

甚至来饮品小屋买东西的游客, 也没有人发现国内新的‘音乐王子’(他自己是很抗拒这个土里土气的外号的)就在这里。

只能说,华夏人多,即使有再多的人了解你、崇拜你, 也有多得多的人对你一无所知。

也只能说, 夏喻的伪装挺到位的。渔夫帽一戴, 穿着宽宽大大的史努比头T恤,和灰色的居家大裤衩,没有化妆,没有助理...反而没人注意到这个呆在角落里, 因为帽子和长刘海看不清眼睛的年轻人了。

夏喻吃光了酸奶, 无聊地玩了一会儿落在桌面上的一片落叶,然后又开始吹自己的头发玩儿。

等到对面景点好不容易又有一波人来,他又看了过去——人群、马路、安静的初夏午后,他好像拥有全世界。于是灵感就像潺潺流水一样流淌,他掏出随身的巴掌大的小本子,拿一个金色的马克笔涂涂写写。

不只是写词,哼哼唱唱的,将曲也谱出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