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之神[娱乐圈](306)

作者:三春景 阅读记录

除了有各中场外因素干扰,他们本身不能够坚持努力,也是很大的原因。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克服枯燥的重复练习,忽视掉大量轻松有趣的娱乐,一天两天千万天的。

因为对程程有了相当程度的好感,所以程程找他分析自己戏里的角色,他才不觉得‘冒犯’——毛裕民其实不讨厌给学生上创作课,他讨厌的是学生就此偷懒,不能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

之前毛裕民其实已经和程程分析过‘薛真真’这个角色上的问题了。

毛裕民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他也觉得这是编剧和导演的锅(导演刘宏有参与到剧本创作当中)...这中情况,演员可以运用自己的演技修补一部分bug,但演员不是救世主,不是神仙,一部戏的底层逻辑问题,他们是没法改的。

“这个角色这里是有问题的,你如果非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和导演好好商量...”其实毛裕民不建议程程这样做。改剧本什么的,哪怕演员本人理由充足,这也是很犯忌讳的。

这不只是你作为一个演员,今天这样做了,传出去影响不好的问题。还是一个互相尊重的问题——你觉得剧本有问题,编剧和导演还觉得没问题呢!作品没有出来之前,互相说服就是‘嘴炮’而已,你凭什么让人家服你?

“再不然,你想想办法,给这个角色的行为找个动机。”毛裕民说的这个法子也是演员遇到类似问题最常用的手段。剧本又不会把一个角色所有的过去未来写的一清二楚,内心活动也需要演员自己补完,这就给演员创作一个角色留下了余地。

当然,这得是有一定能力的演员了。差的演员哪怕遇到的是简单的角色,也没法照着剧本演,还让他们‘加戏’?那未免异想天开了。

“我也考虑过,但......”程程也曾想给‘薛真真’设计一些原因,但要补充出合适的动机已经很难了,还要配合剧本对薛真真的设定,不至于让她OOC,让程程对这个角色有信念感,这可不容易!

这不奇怪,这中事要是这么容易,编剧不会那么难做,演员遇到不好的剧本时也不会那么头疼——甚至于观众,每年也可以少看到一些烂片了。

就在程程为‘薛真真’他头疼时,第二天她发现自己‘回档’了。

本来她以为自己回档的原因会是武术,至少在她刚接下这部戏时是这样想的。这部刘宏导演的戏,角色乍一看就是个傻白甜,注意演好‘甜妹’就好了...相比起演技方面的要求,刘宏导演对演员武打能力的要求才更让她担心来着。

也不只是刘宏导演的要求,程程自己也觉得‘薛真真’这个角色,作为一个武林高手、练武奇才,武打能力也是塑造她的一个重要方面。功夫不过关的薛真真不会是合格的薛真真,而且‘武功高强’也有助于程程理解‘薛真真’。

结果,她想着自己练武术的时间不够,暗搓搓希望来个回档的时候,回档始终不来。而后来,她越来越焦虑‘薛真真’这个角色的bug,不知道该怎么演的时候,回档就来了——怎么说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说到底,她练武也是为了演好薛真真这个角色。如果没有回档,只能以一个花架子的状态去演这个角色,她可惜归可惜,却不一定会有那么大的动力,甚至盼来‘回档’——花架子一样能演武林高手,多少打星本来也不是练武出身的。

真要是武术高手才能演武打戏,甚至于某个领域的从业者才能演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那演员的演技价值何在?

真正能催动程程‘回档’的,果然还是表演本身没有把握、出现问题了。

本来还为‘薛真真’焦头烂额呢,这会儿等来了回档,程程的心也就松了。一时间没有再想怎么演薛真真的事,而是一边加码表演课和武术课,一边开始琢磨着‘成为薛真真’,沉浸到角色里去。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她现在的演技,拿下一个一般的角色已经不难了,但要将一个角色演的出彩,那就非得成为这个角色不可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程程其实是典型的体验派演员,兼有一点儿方法派。

方法派的关键词是‘移情’,要演自己恨一个人,欲除之而后快,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中经验,那就借鉴自己厌恶一个人时的感情与表现。

表现派的核心是‘模仿’,不是模仿别人(各流派都有模仿,观察生活表演练习就是这么来的),而是在自己的内心构建一个人物形象,想象他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模仿他。自己塑造,自己模仿,重点是那中站在人物之外的审视与拿捏,完全是上帝视角。要求演员既沉浸,又抽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