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逆袭后哥哥们跪着求原谅(291)

作者:百里砂 阅读记录

很快把文章写完,又叫余致远看了,第二天交到了御前。

武宣帝看了觉得不错,就发下去叫翰林院连夜抄写,然后官员的就随着邸报下发,各地文会也都发了。

沈昼锦那儿当然也收到了。

她本来纯粹就是跟皇上开个玩笑,倒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做,不过这也挺好的,这种写法如今还没有,到时候文人们看不上归看不上,但格外看不上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朝阳群众”一上心,啥反贼都藏不住。

因为这事儿就是陆执戟先遇到的,所以文章也是以陆执戟的名义写的,陆执戟一天被无数个人问,忙不迭的跑过来告诉她。

沈昼锦笑道:“不要紧,你就说你只把事情跟小绝讲了,小绝写信给皇上,皇上可能让谁润色了一下。”

陆执戟叹道:“我还怪不好意思的,万一以后别人叫我当众写文章怎么办?”

沈昼锦咳了一声:“你放心,这种文章,不会有那么一天的……不过有可能有书生过来吐你口水,嫌你有辱斯文。”

陆执戟道:“那倒无所谓,随便说!”

沈昼锦笑道:“其实用你的名义写,也有别的好处,因为你看,你哥也去剿反贼了,但以他的年纪资历,做到龙骧卫副指挥使就非常高了,所以估计就赏些财物,可能会对你赏的重一点。”

陆执戟很兴奋:“给我个将军当?”

沈昼锦笑道:“其实将军,不一定品级高,比方说武德将军才五品、武义将军才从五品。”

陆执戟问:“我现在几品?”

沈昼锦笑道:“你和连城都是六品官儿。”

这其实还算是安宁侯给她的人情,他们这种相当于随从,连品级都没有,六品已经很高了。

不过这次,真要是按她猜的,把陆执锐那一份功劳加上,有可能陆执戟能迈过五品的坎儿,哪怕是从四品,也非常好了。

果然,不出一个月,封赏就下来了。

陆执戟升了两级,任显武将军,从四品。

禇连城升了一级,任武义将军,从五品。

当地卫所也得了封赏,倒是沈昼锦和霍凌绝,只赏了财物。

沈昼锦自己,是封无可封,但像霍凌绝,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缺了。

因为他是实授的官员,不像沈昼锦是加官,沈昼锦现在身上有爵位,还有两部尚书的加官,但加官不影响他们自己的运作,霍凌绝这儿就麻烦的多。

因为他本来是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如此大的功劳,起码是个侍郎,但总不能把人家撸下来自己上。

所以,武宣帝估计是想等江南的差使完了,一起加恩。

到那时候,地动、反贼、明年的夏日飞雪,三个大功劳加起来,就足以换个爵位了。

陆执锐和他带过去的江殷炽几个人,也都只赏了财物。

临近年底,各方人马陆续回归,抗旱的秦云峤,还有被打发下去带人种棉花的、修堤坝的官员,算算这一年,天下的事儿还真不少。

沈昼锦趁着天还不冷,又出去了十来天,给霍凌绝也刻了一个戒指。

紧赶慢赶,回来的时候,已经腊月初八。

第347章 偷看则肥丑蠢

沈昼锦一进门儿,就发现里头热闹的很。

她和霍凌绝都不打算收买人心,所以身边常带的就是那些江湖人,这会儿正围在灶房外头,嘻嘻哈哈的闹腾。

沈昼锦问:“干什么呢?”

“诶?”方海楼第一个看到她:“王爷,你回来了。”

几人纷纷施礼,陆执戟从灶房伸出头来:“锦儿!我煮腊八粥给你吃!!”

沈昼锦抽了抽嘴角,听他们说了几句才明白。

因为湖广一带过腊八,与北方略有不同。

他们用腊八粥供佛祭祖,但家里吃却是吃腊八饭,而且还是加了腊肉的咸腊八饭。

而陆执戟几个人大多出身蜀州,蜀州过腊八喜欢煮萝卜粥,所以现在陆执戟在帮忙煮萝卜粥。

沈昼锦一听萝卜放进粥里,就觉得肯定很难吃,她还是喜欢吃正经的各种豆和米煮的甜腊八粥。

禇连城笑道:“没事儿,这种也煮了。”

一边说着,就见霍凌绝出来了,他们住的这个院子很简陋,站在厅堂后门口就能看到灶房。

霍凌绝站在门口道:“锦儿,有你的信!”

沈昼锦又跟他们说了两句才进去,一边还道:“你给我回了不就得了。”

霍凌绝呵了一声:“你自己看看再说。”

沈昼锦就坐下了。

她一眼就看到了一个信中信,封的严严实实,是秦云峤的笔迹,上头写着:“锦儿亲启”,还在旁边注明,“霍凌绝不可偷看,偷看则肥丑蠢。”

沈昼锦:“……”

真狠。

她就拿出来看了看。

秦云峤写的有些隐晦,但意思很清楚。

他说他奉旨抗旱种粮,本来想多待一两年的,但武宣帝却急着把他叫了回来,然后跟他说,要封他做齐王,但只有他,别的都没封。

而且听武宣帝的意思,好像是想让他什么时候留下来监国,但没说具体什么时候。

目前他已经进了吏部。

沈昼锦:“……??”

最早的王侯封号,大多以“秦、晋、齐、楚”为最尊,像康、安之类的吉祥封号其实是从清朝才开始渐渐多起来的。

所以封他一个齐字不奇怪,可直接封了齐王……也就是一字亲王,那如果以后兄弟上位,就根本没有施恩的余地了。

难道武宣帝想让他取代太子?

怪不得武宣帝说,“朕另有打算。”

他大张旗鼓的派了小凤凰去给秦云峤唱戏,还特意派了人辅佐。

这是听戏么?这是听民声!

秦云峤奉旨办差,却还兼着这边的事情,本来就挺招人眼了,结果他前脚回来,后脚就进了吏部,还要封王。

兄弟们中头一个封王的!!

而且吏部历来是六部之首,不是谁都能去的,这一系列动作是什么意思?

还要让他监国?皇上要出巡吗?

沈昼锦着实搞不懂,就把信给霍凌绝看了看。

霍凌绝嫌弃的道:“当我稀罕看呢?”一边就接过来看了看。

沈昼锦问他:“你说皇上想干什么?”

“你说呢?”霍凌绝道:“我猜他想御驾亲征。”

沈昼锦吃了一惊:“御驾亲征?”

霍凌绝点点头:“我猜皇上早有此意,只是之前抽不开身……”

他顿了一下,问她:“如果皇上真的这样,那,对天道、国运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吗?”

沈昼锦迟疑了一下:“倒是没有,如果御驾亲征赢了,威望更盛,说不定更好,保皇上安全也不是难事,可是……”

她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他真的说了,她又觉得,好像也不太意外。

哪个皇帝不想御驾亲征?这是帝王生涯非常辉煌的一页好么!

不擅长打仗的都想整这个,更何况是武宣帝这种武皇帝。

沈昼锦问:“那他要征哪儿啊?”

“不知,”霍凌绝道:“我猜,可能是东胡。”

沈昼锦问:“东胡是哪儿?”

霍凌绝划了划:“滇州南边,在这个位置。”

沈昼锦恍然点头,这个位置应该差不多对应后世的缅.甸。

她发现大盛周边诸国的国名,有很多不一样的,比如鞑靼叫大藏、缅.甸叫东胡,某战斗民族国家叫罗刹国……倒是朵甘还叫朵甘,女真也还是叫女真。

沈昼锦道:“打吧!好打,带上我稳赢!”

她在别的事情偶尔会抠门儿,但在这种事情上一点不抠门。

她多少辈子都是华人,当然向着华人说话,对华人来说,只要历史上曾经属于我们过,那就是我们的国土!!

这些小国家,曾经都是大中华的一小块儿,归属中华,或者起码称臣纳贡,但后来独立了就开始嚣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