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是我情郎(22)

作者:沈知眉 阅读记录

与他们相比,卫芜音反倒落了个清闲,只需要听萧斐等人汇报的整理好的重要之事。

眼看着殿内几人都是一副严重睡眠不足的状态,卫芜音索性提议,趁着今日无甚事情,不如就早些散了。

正好她派出去盯着秦家人的事有了眉目,为了不引人察觉,她需得让人尽快将此人扣下,秘密带进府中。

然而之前一直没动静儿的云林公公却突然出声,“各位相公这几日都是为着朝政操碎了心,按说奴婢要说的事本不急于一时,只是事关太后娘娘安危,奴婢也只能再耽搁大家些功夫了。”

杨仆射先点了点头,“陛下最重孝道,我等食君之禄,理当为君分忧,不知太后娘娘有何吩咐?”

杨仆射一开口,其他人也都随声应和。

卫芜音抽空瞥了萧斐一眼,不期然对上萧斐的眼神。

彼此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然。

卫芜音一哂,不动声色收回了目光。

云林公公已经开口,“永寿宫频频出事一事,想必各位也已经听说多次了,最近的一次,更是连累了晋阳公主殿下受伤。”

卫芜音察觉到云林公公朝她投来的目光,不过那目光也只是一瞬,马上又收了回去。

“太后不愿大费周章,只说简单修缮一番便可,然而奴婢以为,太后毕竟还要过问政事,永寿宫也少不了官员出入,若能通过这次修缮一劳永逸,也能让进出永寿宫的各位少提心吊胆一些,不知各位相公意下如何?”

“的确如此,”杨仆射又是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晋阳公主上次在永寿宫突遭意外,已是不幸中的万幸,此时就更需谨慎对待,依我看……不如就从户部的账上再挤一挤,左右不过是几根木材的事,何必留下隐患呢?”

说来说去,话题还是又绕回了国库上。

当即便有人再次指出:

自前些时候拨款赈灾、修缮宫宇之后,户部这边不止一次告急。

加上各地灾情不一,今年的秋粮必定减少,单这一项税收就要锐减,如今已经是入不敷出。

工部那儿还拖着几笔去年修官道的欠款没有结清,现在就算是想挤,也挤不出来了。

卫芜音看着杨仆射,眼中神色讥诮。

杨仆射做过二十年户部尚书,最该清楚这其中的账目,如今做了“右相”,反倒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觉得从国库做些支出是件多么容易之事了。

这事最后又被挡了回来。

离开次都堂时,卫芜音看着云林公公那气急败坏的背影,差不多能想象到听到结果以后,太后的样子了。

其他人或是结伴说着话往宫外走,或是独自离开。

卫芜音刻意放慢了脚步落在后面一些,看着杨仆射被两个官员殷勤搀扶着往外走,想着:

上一世杨仆射倒台时,杨家光是查抄的田地都有二十几万亩。杨仆射一门吞掉的民脂民膏,若全部充入国库,少说也能担负起朝廷两三年的支出。

又不无遗憾的想,可惜现在时机不对,不能动他。

出宣德门的时候,杨仆射等人的马车轿子都已经不见了。

那边萧斐刚登上马车,余光里似是看到她了,几不可查的朝她点了点头。

卫芜音也坐上马车,走出去一段距离,听到街边有小童欢呼着跑向饮子摊,便敲了敲车壁。

车外的人会意,将马车停在路边,过去买饮子。

另一边也停着一辆车,似是同样在等着随从买饮子回来。

那饮子摊的生意格外红火,隔了半晌,先前过去买饮子的绿拂才小心的端着一只竹筒回来。

“殿下。”绿拂隔着车帘将饮子送进去。

同时飞快的回禀,“都已经说好了。”

卫芜音“嗯”了一声。

垂眸看一眼竹筒里的饮子,是夏日里极受欢迎的紫苏饮。

她没有接,照旧道,“你拿着喝吧。”

回府以后绿朱来回禀,东西和人都已经带回来了,就在后院看着呢。

“殿下可要先看看兵部那些公文?”绿朱又问。

“不用,”卫芜音净了手,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集翻着,“把这些准备好,等下直接连着人一起送出去。”

话音落,便有宫人递了玉牌进来。

卫芜音拿着那块玉牌,起身去了书房。

路上想着:这人每次应约,来得都够快的。

……

萧斐进来的时候,身上已经换去了官服,这么短的时间应该是来不及回府,想来是直接在马车里换的。

他一进门就笑道,“殿下这么早就找微臣前来,微臣惶恐。”

卫芜音脑海中迅速闪过宣德楼前的情形。

乜他一眼,“难道你就没有什么事找我?”

他上车时看她的那一眼,着实意味深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