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七零,我带全村成了先进集体(217)

作者:徐寒星 阅读记录

刚来这里没多久后,三个人就因为没受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和劳累,先后病倒了一场。

剩下的钱除了看病吃药,又买了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最后所剩无几。

几年来,就这样艰难的熬过来。

现在小妹来了,就算是想给她做点好吃的,也拿不出来。

想到这里,孟森心里一阵难过。

“大哥,你先别忙了。我包里还带着不少吃的东西呢!别放坏了,今天咱们先吃那个。”

孟骄说着,走到外面去把行李推进来。

窑洞内也没有蜡烛和油灯啥的,孟骄便在角落里,借着黑暗搞小动作。

从两个行李包里,先后掏出不少的东西。

一大包的肉干和肉脯,一大包的五香卤鸡蛋,两瓶香菇酱两瓶豆腐乳,以及一大包手抓饼,有葱花和原味的。

手抓饼是她昨天晚上做好后提前拿到外面,放凉后再放回空间的。

要不然一拿出来是温热的,才让人奇怪和怀疑呢!

手抓饼是她拆盲盒拆出来的,光是不同品牌就有好多种。她用电饼铛把原味和葱花的各做了十张,应该够他们吃一顿的了。

怕引起怀疑,她把标配的鸡蛋和烤肠也给省了。

其实这个手抓饼她自己也会做,而且比买来的这些更健康,只不过比较麻烦耗时一些。

这个是她昨天在空间临时做的,等有时间还是自己做些更好,何况她空间里还有那么多的面粉。

等有时间,她要把自己会的各种面食都玩一遍。

最后,又拿出两瓶麦乳精和两袋去掉外包装的中老年补钙奶粉。

孟骄用了好几趟,才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土炕上。

父母和大哥则是看着炕上这一堆摊开的东西,震惊的合不拢嘴。

“骄骄,这……你哪来的这么多东西?”韩姝不是没吃过和见过好东西的人,只是这几年在农场里别说吃和见了,闻都闻不到。

“妈,这些饼和五香鸡蛋是我昨晚上在县里的时候,买了东西然后借人家的厨房做的。那个肉干肉脯和咸菜都是我来之前,在家里提前做好的。

麦乳精和奶粉都是别人送我的,我前段时间无意间救了一个小孩,他爸妈为表感谢送了我不少的东西,还有钱和好多的票据呢!”

所以,我过的很好,你们不用担心。

“这麦乳精和奶粉你该留给两个孩子喝,她们还小,多增加点营养。我和你爸还有你大哥都是大人了,不需要这些。”

“怎么会不需要?你看爸和你还有大哥,现在都瘦成什么样了?家里还有,我给孩子们留了,不缺她们的。”

“小妹,那你这些东西,是怎么带进来的?”孟森是知道那些人的,外来人员要想进农场探望亲人,不揩点油是不可能的。

他劳动的时候听过不少人小声抱怨,家里人给带来的东西被那些人吃卡拿最少一多半,到了自己手里就剩不下多少了。

看着眼前这一堆的东西,要想带进来,还不得被他们刮走了一大半?

想想就心疼。

孟骄一看就知道几个人在想什么,不过除了几块钱和一些粮票,她损失真的不算大。

但她也不能说。“爸妈,大哥,今天守门的两位大哥看我带着个孩子挺不容易,也没太为难我,我给他们塞了点东西,就让我进来了。”

“这屋里也太黑了,不过好在我这里还有蜡烛。”孟骄说着,又去包里掏了几下,摸出两包蜡烛来。“哥,别愣着,快把蜡烛点上。咱们烧点热水,饼子热一下也行,不热也能吃。”

孟森反应过来,从简易的灶台上摸了半盒火柴,把蜡烛点上,固定在土炕边的桌子上。

孟骄把剩下的蜡烛交给韩姝,让她放好。

这屋里也没有个蜡烛和油灯啥的,他们平时大概就是黑灯瞎火的吃饭。

唉,这日子过的真是太艰难了!

还好她来了。

第165章 不都是水,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的滋味

有了蜡烛,屋内总算明亮了些。

孟骄打量着屋内的情形,窑洞倒不算太小,有二十多平方的面积。

一席大土炕占了四分之一的地方,挨近门口的一侧是一个简易版黄泥垒成的土灶,上面坐着一口不算大的铁锅。

再往里面是一口半米来高的小水缸,水缸上面放着一块木头菜板,唯一的一把菜刀还带着两个豁口。

水缸和灶台之间是一个土砌的平台,上面铺着一层高粱杆,高粱杆上放着几副洗干净的碗筷,以及一个粗糙的小盐罐子和小油罐子。

灶台对面的墙边,整齐的堆放着一些柴火,并不多,也就够用个三五天的样子。

柴火旁的地上,放着一些土豆和一个一尺来高盛放粮食的瓮,这些应该就是父母和大哥平时的主食。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