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欢颜+番外(53)

十六岁的太孙殿下正好相反,身体瘦长,面色苍白,连着多日跪灵,眼下一片青黑,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

万顷良田,就这么一颗病歪歪的独苗。太孙自出生就有些先天不足,一年中至少有三四个月躺在榻上。

弱不禁风的太孙殿下,和站在一旁的英武青年形成了强烈对比。

这个青年男子,约莫二十一二岁,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目光冷厉。穿着软甲,腰间挎着长刀,一派高手气度。这个青年男子,正是慕容尧长子,宫中御前校尉慕容慎。

永兴帝驾崩后,慕容慎便守在太子身侧,保护太子安危。

“启禀太子殿下,这是北海王送来的奏折。”慕容尧沉声禀报。

太子唔一声,接了奏折,翻开一看,脸上的肥肉抖了抖,忽然重重哼了一声:“好一个北海王!父皇驾崩,他竟敢告病不来京城奔丧!哼!”

北海王告病?

慕容慎目光一闪。

慕容尧低声道:“北海王心存不敬,定然有所图谋。请太子殿下立刻派钦差去北海郡,斥责北海王,令他立刻来京城奔丧。”

大晋朝有七个藩王,论血缘,北海王这一脉最近。其余六个藩王陆续启程来京城,唯有北海王告病不来,太子岂能容忍?

慕容尧这番话,正合太子心意太子立刻应允:“准奏。立刻拟旨,马三思,你去一趟北海郡传旨。”

马三思是太子的近身内侍,深得太子信任。

此人四十多岁,个头不高,脸孔白净,相貌颇为端正,没有半点内侍的阴柔猥琐。

马三思立刻领命。

慕容慎忽地拱手道:“殿下,末将主动请缨,和马公公一起去北海郡传旨。”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自荐

慕容慎忽然出言自荐,太子有些意外,转头看慕容慎一眼:“你怎么忽然想去北海郡?”

慕容尧皱了皱眉,不快地瞥了长子一眼:“这等大事,你一个御前校尉掺和什么。还不快些向殿下请罪!”

宫中当差时,不论父子,只论官职。

慕容慎不慌不忙,拱手应道:“大将军请息怒,请听末将一言。”

“北海王到底真病假病,现在还不得而知。北海郡是北海王藩地,经营了三十多年。马公公只身前往,只怕未必震慑得住北海王。所以,末将愿领兵一同前去,令北海王不敢妄动。”

此言也有道理。

马三思一个内侍,在堂堂藩王面前哪里抖得起威风。慕容慎就不同了。五品的御前校尉,禁卫军大将军嫡长子,慕容家下一任家主,再带精兵前去,足以震慑住北海王。

太子略一点头:“也罢,你领一千禁卫随行。”

慕容慎拱手领命:“是。”

慕容尧阻之不及,只得将心中愠怒按捺下去。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陈栋面色凝重地过来了。

国丧期间,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进宫跪灵。六部只留了低等官员留守。

陈尚书今年五十有二,皱纹满面,头发半白,身体却很硬朗。走路时昂首阔步,虎虎生风。

陈尚书是永兴帝心腹重臣。太子还没坐龙椅,对着老臣得客气三分:“陈尚书忽然前来,莫非兵部有什么要事回禀?”

陈尚书目中闪过怒色,沉声禀报:“启禀殿下,北海郡驻军参将郑德上了奏折,麾下城门官王通暗中勾连青龙山里的土匪,被拿下后连同证人一同送往京城。在途中被匪徒追击,驿馆被烧毁,官兵死伤惨重。王通也被匪徒抢走了。”

什么?

太子色变,勃然大怒:“混账!无法无天!这件事是何时发生的,为何没人及时向孤禀报?”

一伙土匪,竟敢劫杀朝廷官兵!还有没有王法了!

更令太子愤怒的是,永兴帝尸骨未寒,还没下葬,就闹出这等事来。这是在他这个太子的脸上生生扇了一巴掌啊!

此事一旦传遍天下,各地土匪有学有样,天下岂不要大乱?

太子一怒,陈尚书和慕容大将军立刻拱手请罪。

青龙寨周隋?

慕容慎迅速垂下眼睑,掩住一闪而过的惊愕。

“老臣惭愧,其实,之前郑德就上过奏折。因为老臣在宫中,兵部无人主事,这封奏折就被压在了兵部。”

陈尚书一脸羞愧地请罪:“直至这一封奏折再送来,才惊动了老臣。老臣失责,请殿下降罪。”

陈尚书这些话真假半掺。

前一封奏折,陈尚书当然早就知道了。他还收到了一封未具署名的奇怪书信,信中描述了青龙寨土匪的嚣张残酷。

只是,永兴帝刚死没几日,宫中大肆操办丧事之际。这等晦气事实在不宜张扬。

现在事情闹大,万万不能再隐瞒了。

上一篇:春色欺瞒 下一篇:据说我爹是皇帝

寻找失落的爱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