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118)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阅读记录

“怎么,老二,一下就受不住了,你这样能关心老四吗?”

朱元璋并没有心软,反倒是又一戒尺抽了下去。

兄弟和睦,家人和谐。

亲情是老朱最看重的东西,朱樉和朱棣那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这么点年纪就要学会嘲讽笑自己的弟弟了,大了那还了得!

“孩儿知错。”

朱樉忍着痛说道。

听到这话,朱元璋总算是停下了手里大的动作。

“知错?说说看,错在什么地方?”

朱元璋冷冰冰的问道。

朱樉啜泣道:“儿臣不应该讥笑四弟,拿四弟寻开心。”

“知道就好,那这第三下我就不打了,但不是就这么算了以后若是再犯,加倍处罚!”

朱元璋严厉的告诫道。

“儿臣知道了,儿臣绝不再犯!”

朱樉当即保证道,这能少打一下,他真是松了一口气。

屁股上的疼,那是真的钻心。

朱元璋又转头看向其他板板正正站着的儿子们,说道:

“看见你们二哥的下场了吧,我再强调一遍,你们都是兄弟,以后也会被封王。”

“这大明的江山,不是只靠你们大哥一个人的,你们是他最信任的人,也要好好的帮助他治理好大明。”

“咱们老朱家,就不能有兄弟阋墙的事!明白吗!”

朱元璋说的十分严肃,他也真是这么想的。

大明江山,交到朱标手上,但其他的儿子们,也一个个都早已在朱元璋的心里安排好了任务。

老朱家的大明,总不能信任外人去治理吧。

“明白了,父皇!”

……

这有朱樉的例子在前,他们也不敢有任何的迟疑,回答的非常迅速和响亮。

“嗯。”

朱元璋这才点点头,舒服了不少。

因为苏璟导致内心稍稍有些郁结的情绪被释放了出来,没有那么在意了。

果然,还是得动动手才能出气。

“好了,你们也认真学,别整天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朱元璋继续道:“这大本堂的老师,全是我为你们请的名师大儒,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差。”

虽然朱元璋说的很好,但这话落在一众皇子耳中,并没有太大的信服力。

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哥朱标是朱元璋最看重,也是培养最认真,投入最多的儿子。

大本堂说的这么好,结果让大哥朱标跑出去和苏璟学习,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但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只能低着头默默的接受着朱元璋的“教导”。

“还有你,老四,你对行军打仗一事很是热衷,我很清楚,那你可以去请教你的叔叔伯伯,他们可是当世之名将,还你的父皇我,也可以的,明白吗?”

说到这,朱元璋还不忘贬低一下苏璟:“至于那个苏先生,不过是些奇技淫巧而已,登不得大雅之堂。”

反正苏璟不在这,还不是老朱想怎么编排怎么编排。

“儿臣明白,父皇!”

朱棣回答的铿锵有力,虽然这话他之前在奉先殿已经听过一遍了。

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都明白就好,那就先这样了,你们继续学吧。”

说完,老朱也是转身离开了。

对于这一次的家庭教育,他还是相当满意的。

只是,老朱并不清楚,小孩子的逆反心理,那是很重的。

这兄友弟恭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朱元璋的逆鳞,不能触碰。

但苏璟的事,一众皇子的看法那就不同了。

老朱越是贬低苏璟,他们对于苏璟的好奇就越大。

尤其是老四朱棣,在他的眼里,苏璟的神秘感又增添了许多。

不过呢,这些皇子们也都学聪明了,都没说话。

谁知道自己的父亲会不会突然杀一个回马枪。

这些事,就默默的在心里想着就好了。

“啊!”

朱樉的一声惨叫将众人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原来是朱樉觉得屁股疼,站着太累想要坐下。

结果刚坐下,屁股上的疼痛,那是瞬间倍增。

“二哥,你没事吧。”

老三朱棡立马走去扶着朱樉站了起来。

“二哥,你还好吗?”

“二哥,我来帮你。”

……

这会,朱樉的弟弟们全都殷切的靠了过来,相当的关心他。

朱元璋才教育过的事情,他们立马就执行了。

只是朱樉这会,却是相当的尴尬。

自己被抽了,疼得要死,出丑了,还不能说什么。

“快传太医啊!”

朱樉见大家只是关心,忍不住喊道。

这嘴上说的再好,屁股上不止疼啊!

老朱也是心大,刚抽完就走了,也没管自己这个儿子到底咋样。

在一众手忙脚乱之中,只有朱樉一个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而在此刻的大明边境处,一个异邦人风尘仆仆的踏入了大明的疆域之内。

他的怀中揣着“宝物”,心中有着一个发财梦。

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为徭役

揍过朱樉的老朱回到奉先殿内,继续处理公务。

要说皇帝做到朱元璋这份上,真是独一家。

用不完的精力不说,还一直都无比的热衷处理政务。

正埋头看着奏章的朱元璋,因为拱卫郎的出现了不得不中断。

“陛下,太子殿下的回信。”

拱卫郎将信件交给太监,再由太监递给了朱元璋。

“好了,你下去吧。”

朱元璋摆摆手,将拱卫郎遣走。

他拿起信件,也有些好奇,这不是不久前才将回了一封信么,怎么现在又来了。

难道是发生什么事了?

带着疑惑,朱元璋阅读完了这封书信。

看完之后,他的脸色稍稍有些不那么好看:

“真是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老朱是真没想到,只是让拱卫郎去查探一下那造纸工坊的内部情况,怎么就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竟然还能被苏璟当场抓包,简直丢人!

还好没暴露身份,不然就算是有朱标的求情,老朱也饶不了他们。

骂过之后,朱元璋也冷静了下来。

以苏璟的才智,这些拱卫郎被发现,也算正常。

只是,这样的话,和马皇后的赌约,又该如何完成呢?

不找人进去看一眼,老朱这心里就是不愿意承认苏璟的厉害。

终究还是对苏璟有着偏见。

这事老朱还不好和马皇后提,不然指定要被笑话。

怎么办?

老朱一时间有些愁。

而坤宁宫内,马皇后则是相当的开心,在她的面前,一一幅幅用玻璃镜框装裱起来的刺绣。

这是朱标在信中所写的玻璃用途,装裱各类用来看的东西。

马皇后了解之后,便让人打了几个框子,然后试了试。

没想到这效果,那是相当的不错。

看着被装裱起来的刺绣,马皇后十分的舒心。

但想想这些玻璃是制作望远镜的原料,又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些浪费。

只可惜朱标不在马皇后身边,不然他马上就会告诉马皇后,想用随便用。

苏璟的玻璃厂,随时都可以再度开工。

……

溧水县。

生活平静了下来,转眼便是一个月过去了。

秋意更加的浓厚,温度也是持续的降低。

百姓们都换上了秋衣,而苏氏布行的货架上,也多了棉衣。

苏璟的别院内,每天早上都需要清扫一下落叶。

这事苏璟自然是不可能干的,朱标和朱橚在,怎么也轮不到他这个老师。

又是一有个清晨,朱标和朱橚两人将院子的落叶扫干净,坐在了院中的石桌上开始读书。

虽然苏璟教的东西都是现代知识,但他并不排斥古代经典。

苏璟也没什么著书,所以平常的时候,他们读的也是经典古书。

朱标多是史书,而朱橚则是《九章算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