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244)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阅读记录

“好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要一步一步走,你回去继续学吧,我打扫一下院子。”

苏璟朝着朱标说道。

“是,苏师!”

朱标点点头,转身回到屋内继续学习。

苏璟则是拿着笤帚开始打扫院子,爆炸产生的玻璃碎片那是整的整个院子都是。

苏璟一边打扫着玻璃碴子,一边思索着火器。

之前还真没想过这玩意。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苏璟将院子打扫完毕。

然后,他就开始尝试自己设计一款火铳了。

晚秋的冷风吹拂,苏璟感觉不到半点的寒冷,院子里苏璟不断在纸上涂涂改改,写写画画。

直到天色黯淡,看不清的时候,苏璟这才停下来。

而此时,在面前的图纸上,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火铳雏形了。

或者说,叫燧发枪的雏形。

明代的工业水平不高,想要造出现代枪械难度太大。

苏璟第一个想要解决的便是击发的问题,点燃引信的方式,实在是太慢了。

燧发枪的燧石击发方式,简单易做,在明代是最容易实现的装置了。

“不错,不错!”

苏璟看着图纸,自己都感觉无比的满意。

“苏师,您这是在做什么啊?”

朱橚来到苏璟的身旁问道,他的目光看向图纸,脸上露出了疑惑。

苏璟回答道:“牛肃,这个呢,是一种火器,为师刚刚才设计出来。”

“苏师,您已经设计出火器了?”

朱标听到苏璟的话,快步来到了苏璟的身旁。

距离刚才的讨论才过去几个时辰,苏璟竟然已经设计出火器了,这让朱标万分的惊讶。

苏璟点点头道:“是设计出来了,不过才刚刚设计好,能不能用还得造出来了才知道。”

毕竟是第一次设计枪械,尽管构造简单,但苏璟并不敢打包票。

凡是,都得实际干完了才能知道结果。

“那苏师赶紧造出来看看吧。”

朱标立刻催促道。

苏璟设计的火器,朱标是既好奇又激动。

“不急,我这草图,怕是给铁匠他也不明白,等为师先去学几天铸造再说。”

苏璟回答道。

直接将零件草图画出来然后交给铁匠去铸造,这种方便快捷的办法苏璟没有采用。

主要是怕精度不够,自己的草图又比较潦草。

一切还是自己动手最为合适。

“苏师要自己造吗?”

朱标有些惊讶的看向苏璟,这造火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没错,接下来我可能每天都要抽个半天去铁匠铺了。”

苏璟点点头道:“我也要多学习,学无止境。”

接下来的日子,上午苏璟教导朱标朱橚,下午就去城中最大的铁匠铺当学徒。

当然,有钱开路,苏璟直接学的就是最核心的技术。

同时,一座铁匠炉也同步搭建着。

有钱就是这点好,开啥事效率都特别的高。

……

另一边。

应天府。

一众皇子奉天殿举鼎的事也发酵了起来,三位皇子,不,准确的说是四位皇子,老六朱桢那也是举了的。

皇子举鼎,还是七百多斤的大铜鼎。

这般壮举,即便是史册典籍之中,都是少见的。

哪怕是用了工具,依旧是无比的令人震撼。

“哈哈哈哈!”

奉先殿内,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奏章,那是相当的高兴。

不少大臣上书,这皇子举鼎乃是国之幸事,应该昭告天下。

百姓知道了皇家的威严,便会更加的崇敬。

这样的奏章还不少,看的朱元璋还是相当的开心。

这增加他老朱家威严和民望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同意呢?

大笔一挥,那是全都准了。

但刚批完,朱元璋便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苏璟知道了怎么办?

这事要真的直接宣传了出去,那就太明显了。

以苏璟的智慧,怕是立刻就能猜到皇子的身份了。

“还真是个麻烦事啊。”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奏章,面色有些为难。

他是在为苏璟造势了,但还没有公开身份的时机。

这会,还是得瞒住了才行。

“只能先压着了。”

朱元璋考虑了一下,等等以后再宣传也行。

毕竟皇子举鼎这事,如此轰动,现在京城之中传播传播也是好的。

等到百官极其家人都知晓了之后,再行宣传也能提高些作用。

定下处理方案之后,朱元璋又看起了其他的奏章。

只是越看呢,他这脑子就越难受。

大臣们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都写了上来。

什么侍郎要纳妾,尚书给他的儿子某个职位之类的内容,看的朱元璋那是脑壳子疼。

就在朱元璋皱着眉头,正欲发火的时候,他突然注意到了一封奏章,礼部侍郎世家宝的奏章:

有一炼丹师,耗费三年,炼得金丹一枚。

第一百九十四章 倒霉催礼部侍郎世家宝

“金丹。”

朱元璋看着奏章上写的内容,神色微动。

金丹,还是三年炼成的。

礼部侍郎世家宝,这个人朱元璋还是很有印象的,因为他不是汉族人,而是蒙古族。

当初取山东莱阳的时候,世家宝同佥院王世隆等人一起投降,还献上了不少物资。

在接受了世家宝投降之后,便授予了其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后来一路干到了礼部侍郎的位置,人还是相当不错的。

朱元璋心里,他就是下一任礼部尚书的人选。

此刻见到这份奏章,朱元璋的内心多了一些想法。

“召世家宝觐见。”

朱元璋直接朝着身旁的太监说道。

没多久,世家宝便出现在奉先殿内。

世家宝很是激动,能寻得这么一枚金丹,他可是花费了大功夫。

他当时也想着要不要自己吃了,但很快他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进献给皇帝,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长久的寿命,不如朱元璋的恩赐来的实际。

“臣拜见陛下。”

一见到朱元璋,世家宝便立刻跪了下来,十分的尊敬。

作为蒙古人,能在大明朝当到礼部侍郎,世家宝绝对是个人才。

“世侍郎,起来吧。”

朱元璋摆摆手道。

“谢陛下。”

世家宝恭恭敬敬的站起身,脸上满是崇敬之色。

朱元璋看向世家宝说道:“朕看了你的上书,你说级找到了一颗炼制了三年的金丹是吧。”

开门见山,没有丝毫的绕弯子。

大明朝廷里,能让老朱绕弯子的人很少。

“是,陛下,臣今日也带来了。”

世家宝赶忙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双手恭恭敬敬的举过头顶,朝着朱元璋的方向递了过去。

朱元璋一个眼神示意,太监立刻走过去将其接了过来。

“说说,你是怎么找到这枚金丹的。”

朱元璋没着急打开盒子,而是询问起世家宝来。

“回禀陛下。”

世家宝立刻回答道:“臣找到了一位高人,精通这炼丹之术,特意从高人手中求来了这炼制了三年的金丹。”

高人?

朱元璋瞥了一眼世家宝,然后打开了盒子,一枚金丹就那么清清楚楚的躺在了里面。

只是一眼,朱元璋便发现这金丹和苏璟炼制的,几乎一模一样。

“哦,高人,那朕就好奇了,这高人怎么愿意将自己炼制了三年的金丹,拱手相让的。”

朱元璋看过一眼之后,便立刻盖上了盖子。

这东西有毒,朱标在信里写的那是明明白白的。

不仅仅是口服有毒,肉体接触的时间长了,也会被影响到。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世家宝立刻回答道:“高人一炉炼出了两枚金丹,所以臣才能求到一颗,当然,也花费了一些财物,但为了陛下,这都不算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