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298)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阅读记录

虽然试验不是同一个,但流程却有着相似之处。

在这烧制砖块的过程中,朱标下意识的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用于其中,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看似是在烧砖,却让朱标找到了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思路。

他干的那叫一个兴奋。

咚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

“来了。”

苏璟起身就去开门。

这大冷天的,是谁找上门?

这小窑烧砖,可没有之前火药爆炸的动静了。

应该不至于扰民。

门被打开,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熟悉的身影。

“文英兄!”

苏璟有些惊讶道。

是沐英,沐英回来了。

“苏先生。”

沐英微微躬身道。

“快进来吧。”

苏璟侧身道。

沐英刚一进院子,便注意到了正在烧制砖块的朱标。

他有些讶异,但还没说话,苏璟已经问道:“文英兄,你的事情都处理完了?狼宪教导的还算顺利吧,这冬天的竹子,可能在柔韧性上会有点欠缺。”

“处理好了,竹子的问题苏先生不必担心,狼宪的制作不算复杂,来年开春再做也是来的及的。”

沐英当即回答道。

苏璟的关心,还是让沐英感受到了相当的温暖。

对于狼宪,苏璟真的相当上心。

“那就好,没问题的话,明年就可以让倭寇有来无回了,最好是将其剿灭!”

苏璟说话间,有几分狠厉之色,与平常的随和,不是很相似。

对于倭寇,也就是小日子,任何一个前世朴素的华夏人,这是都会有的下意识的情绪。

只不过,苏璟的这情绪对于沐英来说,就有些陌生了。

因为现在的大明,倭寇是挺烦的,但全国各地的战争不断,倭寇还真不能排在前头。

大明的主力部队,主要还是北上剿元孽比较多。

“苏先生,这些倭寇本身就是散兵游勇,骚扰居多,一次怕是剿灭不了。”

沐英看向苏璟道。

苏璟点头道:“这我知道,每年的清明前后,季风和洋流顺路,倭寇便乘船靠岸,大肆的劫掠。”

“等季风过去,他们也就溜了,完全跟着天时走,滑溜是挺滑溜的。”

“但他们的老巢便是琉球,也是现在我们说的苦夷岛,屁大点地方,只要大明筹建起海军,直接干碎了都行。”

听着苏璟的话,沐英神色有些诧异。

“苏先生,恕文英冒昧,有一事想问。”

沐英说道。

苏璟点头道:“没事,有什么事直接问就好。”

沐英问道:“苏先生家人,是否有被倭寇杀害的?”

这要不是如此深仇大恨,沐英也想不出来,苏璟竟然想的要杀上琉球岛,干碎倭寇的老巢了。

沐英相信苏璟肯定知道,这倭寇虽然是琉球岛上的人,但倭寇只是琉球的一股势力而已,并不是全部。

“没有,我老家不在这,就是应天府的,家人都死于战乱了,和倭寇没关系,应该说我这辈子就没见过倭寇。”

苏璟回答道。

这辈子的家人,苏璟的记忆并不多。

不能算是普通家庭,毕竟也读过书,曾经有过书生的身份。

死于战乱,具体是死在哪方势力或者什么人手里,苏璟是真不知道。

不过,可以肯定,和倭寇没什么关系。

嗯?

听到苏璟的回答道,沐英相当的诧异。

他看着苏璟道:“苏先生,那您为什么会对倭寇如此……”

这已经不只是痛恨了,而是咬牙切齿,到了一定程度了。

“这个嘛……”

苏璟被这么一问,明显愣了一下。

片刻之后,苏璟回答道:“这几日在莱州府,听闻倭寇暴行,实在愤慨,必须挫骨扬灰才可解恨!”

“倭寇本性,便是残暴不悯,若是日后强盛,怕是我华夏之大患!”

苏璟说的义正言辞。

这后世之事,不便提及,但前世血仇,苏璟永世都不会忘记。

沐英看着苏璟如此认真的表情,内心也颇为震动,或者说讶异。

倭寇虽然大明之患,但怎么也犯不上华夏之大患这么严重吧?

只是,苏璟之言,沐英又不敢不当回事。

他终究还是开口道:“苏先生,倭寇所在这琉球,不过嗟尔小国,即便强盛,又能如何?况且倭人历来称臣,我大明强将盛兵,何以惧之?”

身为大明将军,沐英少年带兵,镇守一方,征战无数。

对于大明之军队,他有着无比的自信。

区区倭人,他实在是无法相信,能对大明造成多大的威胁。

只不过是现在腾不出手来而已,否则的话,怎么可能让倭寇猖狂。

这不是骄傲,这是身为大明开国将军的自信。

朱元璋手下,名将可太多了。

苏璟看着如此自信的沐英,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直接说数百年后,在应天府发生的那桩震惊世界的惨案吗?

“文英兄,我有一言,希望你能记住。”

苏璟缓缓道。

沐英立刻道:“苏先生请说。”

苏璟说道:“落后就要挨打,大明与倭国强弱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如同春秋战国,秦国在未变法之前,可曾有人想过秦能一扫六国,统一天下?”

“倭人之本性,实属难改,若有一日,我大明积弱,而倭国强盛,那必将是生灵涂炭。”

“我知倭人本性,故有此一言。”

事实上,根本就没必要到数百年后。

就大明嘉靖年间,几十个倭寇从绍兴上虞县登陆,一路杀到了金陵城下,猖獗了数月,期间杀伤的官兵多达四五千人。

这简直就是大明之耻辱。

这事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棺材板怕是都压不住。

这才过去几代,大明竟然都成了这个样子了吗?

沐英认真听着苏璟的言论,点头道:“苏先生教诲,文英谨记。”

和和朱标一样,这些日子闲暇时也在思索唯物辩证法。

强弱关系之变化,不正对应着唯物辩证法中所言的事物发展变化么。

没有恒强,也没有恒弱。

即便只是嗟尔小国,未来也有可能成为大明之大患。

沐英越想越觉得苏璟说的很有道理,这倭人,不能轻视。

等到回去,定要和朱元璋好好汇报一下,绝不能轻视倭寇。

“苏师,我弟弟这是在做什么?”

沐英朝着苏璟问道。

他一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相当的好奇。

苏璟回答道:“烧砖。”

烧砖?

沐英看着这么个小炉子说道:“苏先生,如此小的炉子,怕是烧不出多少砖来吧。”

“我之前驻防的时候,军营里烧过砖,不知道这和普通的砖,有什么不一样?”

苏璟笑笑道:“明天就知道了,到时候开炉,看看成效。”

此时的朱标已经开始封炉操作。

一次开炉烧砖,时间至少24小时,封炉之后就是等待了。

“好了。”

用泥巴糊好了炉口,朱标起身松了口气。

“沐大哥!”

他转头看向沐英,相当的高兴。

沐英点点头,和朱标寒暄了几句。

生活倒也是非常的愉快。

……

应天府。

户部,度支科。

马致远的工作越发的劳累,他的腰已经酸了好多天了,眼睛也有些看不清。

高强度的工作,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压力。

不过马致远只能坚持,因为工作的确就是这么忙。

休假?

那是不可能有的。

请假?

根本没可能。

本来人手就不太够,哪里还能让你请假。

唯一支撑马致远的,是自己做的事情,乃是为了大明!

这些税收和支出账目,看着一笔笔的不算很大很多,但累计起来,数字就不小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