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478)

作者:南边不亮北边亮 阅读记录

“苏先生将其列为下策,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刘伯温真是苏璟的完美嘴替,直接把苏璟想说的说完了。

苏璟点了点头,又看向朱元璋道:“陛下,这上中下三策诚意伯也分析完了,我是真没欺骗陛下,我的办法,其实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朱元璋面色微沉,脑海里还在思考着日本银矿的事情。

过了片刻后,朱元璋问道:“既然你说了这是下策,那现在倭寇那边,应该是还没发现这个银矿的存在吧?”

有银矿和有银矿是有区别的。

苏璟说道:“当然不知道,若是发现了这么一个大银矿,就现在倭国的局势,哪有时间出海劫掠我大明,都忙着内斗争夺银矿归属呢。”

现在的大明才是十四世纪,距离石见银矿被发现,足足还有两百多年,一切还早。

而在石见银矿被发现之后,当时的日本为了其归属,也的确发生了不少战争。

“苏璟,银矿一事,你可曾同其他人说起过?”

朱元璋又问道。

苏璟摇头道:“自然不曾,今日若不是陛下问起,苏璟大概也不会想起还有这么一个银矿在倭寇老家。”

史书看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也有不少。

虽然苏璟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要检索出来,还是需要一些关键词的。

朱元璋立刻道:“此事为绝密,万不可和任何人谈起,朕的话,你明白吗?”

“陛下放心,这其中利害,我也清楚的。”

苏璟当即回答道。

现在的大明肯定是没条件去打日本的,但知道日本有着这么大一个银矿,打日本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只有银矿一直都没人知道,没被开采,大明攻打日本,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刘伯温在一旁道:“陛下,此事现在当谋划起来了,大明海军的训练,还有倭国地势的探查,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准备的。”

朱元璋点头道:“伯温说的对,此事当从现在开始计划,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时候,老朱压根就没再想什么财政紧缺的问题了。

毕竟知道了这么一座大银矿,第一时间肯定是想着据为己有了。

更不要说这银矿还是在倭寇的老巢,大明与倭寇之间,仇怨颇深,打的就是倭寇!

“陛下,今日讲课我也有些乏了,若是没事的话,那我就先退下了。”

苏璟朝着朱元璋说道,讲课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苏璟还是上了这么一堂大课。

朱元璋看了看苏璟道:“行,那你先回去休息吧,若是想回家,随时可以回去,朕保证没人会拦你了。”

自苏璟出狱以来,这几天的时间,已经带给了朱元璋不少的震撼。

现在的老朱是绝对不会再对苏璟起杀心了,谁让老婆和孩子的性命还维系在苏璟的手里呢?

这会又提到了一个大银矿,老朱只想着把苏璟供好了,有什么条件都满足了才是。

“多谢陛下。”

苏璟点点头,随即从太子府离开了。

朱元璋看着苏璟远去的背影,说道:“伯温,你说苏璟这小子,还有多少好东西藏着呢?”

日本有着这么大一个银矿,老朱愣是到现在才听到苏璟提起。

还有刚刚不久前在奉天殿上的那些消息。

他现在的内心,那是真的五味杂陈。

刘伯温躬身道:“陛下,苏先生所知甚多,但正是因为太多,所以不少事情,在我们看来重要,但在苏先生眼里,或许就没那么重要了。”

刘伯温好歹是听苏璟讲过社会形态变迁的,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变化面前,无论是皇帝还是王朝,其实也就那样。

朱元璋瞥了一眼刘伯温:“伯温,你现在帮着苏璟说话连半点掩饰都没了,可不像你。”

刘伯温回答道:“回陛下,臣只是说了些实话而已。”

“行了,你也回去吧,突然把你叫过来,朕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淡淡说了句。

就现在,他的内心,其实依旧有些杂乱。

“是,陛下,老臣告退。”

刘伯温随即转身离开。

朱元璋轻吐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情,又将朱标等五人唤到了自己的面前。

“儿臣拜见父皇!”X5

五人立刻朝着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摆摆手:“起来吧,朕问你们,今日苏璟教你们的课,都听仔细了吧。”

五人立刻点头,现在他们全都是认真学习的崽,苏璟的课可没有半点遗漏。

朱元璋说道:“一定要好好记牢,平时多思考思考,日后这大明能用得上的多了,知道吗?”

“是,父皇,儿臣知道了。”x5

五人齐声回答。

朱元璋又看向了秦王朱樉道:“老二,咱刚才听你说想和苏璟学经商之道,在商业之道上钻研是不是?”

“是的,父皇,儿臣没什么才能,也就感觉能在这方面多学学了。”

朱樉回答道,眼神很坚定。

朱元璋说道:“想学那就拿出自己的态度,朕不会帮你说话,你能从苏璟身上学到多少,全靠你自己,若是你真能和自己说的一样,那之后就藩,朕可以让你早些去。”

听到这话,朱樉脸上顿时浮现出大喜的表情。

就藩了,那他就是一方诸侯了,很多事情就能独立自主的去做了。

最关键的是,他得到了父亲朱元璋的肯定!

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机不可泄露

“老二,朕可是有前提的,在你求教苏璟这件事上,朕不会提供给你任何的便利。”

朱元璋强调了一遍。

如今都封了藩王,老朱对于自己儿子们的要求,也比之前要更加的严格了。

“父皇放心,儿臣明白。”

朱樉立刻回答道。

现在的他,那叫一个信心满满,只觉得自己马上就能大展宏图了。

朱元璋又看向其他几人道:“老三、老四还有老五,你们都是已经被朕封了藩王,虽然距离就藩的日子还早,不过朕希望你们能明白,未来这大明的天下,你们的大哥,也就是太子最需要的就是你们这些兄弟,咱老朱家的天下,只有老朱家的人来守才是。”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x3

三人立刻应下,现在的老朱家,说一句上下齐心那是一点不为过。

朱元璋点点头,十分满意:“好了,你们也该回去了。”

几人随即离开太子府,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老朱自然还没有离开,他的目光看向了朱标,神色有些复杂。

在这没有旁人的时刻,他内心的担忧也就没有多隐藏了。

苏璟在奉天殿上说的话,那可是清晰的刻在了老朱的脑子里了。

朱标会死在自己的前面。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竟然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这是老朱决不允许出现的。

他打下大明诺大的天下,不断的治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顺顺利利的交接到朱标的手里。

现在却告诉他,朱标会死在他的前头?

那这大明还能交给谁呢?

“父皇,您怎么了?是有什么忧虑吗?”

朱标关切道,这种表情的朱元璋,即便是他,那也非常的少见。

“没什么。”

朱元璋摆摆手道:“标儿,你最近做的不错,为父很是欣慰。”

无论是政务的处理上,还是在苏璟问题上的临危不乱,朱标近期的表现,还是很让老朱满意的。

朱标躬身道:“儿臣只是竭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不骄不躁,不急不恼。

朱元璋越看是越满意,但越是满意内心便越是担忧。

“标儿,平日行事,不必事事亲力亲为,有些事情,让下面人的去做就行了。”

朱元璋朝着朱标说道。

他不知道朱标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他也不想告诉朱标苏璟所说的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