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 作者:名剑山庄_第1630页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只是朱雄英能不答应吗?

朱雄英很清楚,何夕在很多事情上是可以妥协的。比如很早就说明了,他最多担任两任首辅,他就退下来,也愿意将权力交给朱雄英。

但是这一切前提是何夕要完成自己的改革。朱雄英接管到的权力,也不是封建君王的权力,而是一个资本主义皇室的权力。

这两者的权力相差太大了。

朱雄英对今日有预期,但是即便再有预期,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差点忍不住。朱雄英说道:“首辅看着办吧。”

何夕自然也听出来朱雄英语气之中不满。

何夕也想过用缓和一点的办法,但是思来想去,是不可能的。

皇帝能对天下予取予夺,这本身就不符合社会发展。

所谓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的过程,所谓的解放生产力,就是人性的解放。让人活着像一个人。

如何让人活得像一个人。那就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力得到保障。

人不能被特权随意侵害。所以要人人平等。

但是皇帝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等。

皇帝所谓权力,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这是皇权最大的特征,刑不可知,而威不可测。皇帝不能让人猜中自己的心思,就是出于这种目的。

但是这种权力不受限制,何夕之前的所有改革都是无用的。

这不是一个皇帝的问题,皇帝本人或许是好的。但是依附皇帝的人群是什么样的?

皇帝只要存在,就有外戚,就有太监。就形成一个围绕皇帝的团体,借助皇权毫无顾忌的行事。

明代矿税就是最典型的事情,万历帝因为财政危机想要搞钱,这个出发点不能说错。但是他放出的太监,做成什么样子了?

简直是无恶不作,弄得天下鼎沸,也没有搞到多少钱。盖因皇权是不用给人讲道理的,但是时代变了,讲道理才能搞到更多的钱,而不是相反。

何夕也不知道,未来所谓的民主会搞成什么样子。但是何夕却知道,皇帝的权力一定要被限制,将来出了问题,纠偏就行了。

而且,何夕觉得,而今也是最好的时机。

无他,北京在南京进攻之下挺过来了,到了转守为攻的关键点了。

何夕自己的权势也到了最大。甚至到了顶点。

一旦对南京展开攻势,招降纳叛是必然的。毕竟,南北两方打得是内战,就是朝代更迭,也不可能不让人投降啊。一旦有大量降军进入北军,朱雄英一定会用降将来制衡何夕的。

而何夕也挡不住这样的局面。

将来做事,就会有很多顾忌。

不如而今先将原则定下来。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

反正何夕仅仅是想省一些麻烦,而不是觉得将来有什么问题。

而且这还是第一步,将来何夕还有一系列的文章,对政治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述,要在儒学架构之中,建立一套,与这董仲舒天命理论对应的民意体系,从而为未来大明新体制张目。

所以今后的事情还有很多,朱雄英也必须慢慢适应。

正如朱雄英知道的,很多事情何夕都可以让步。但这一件事情万万不能让步的。他虽然念及朱元璋的照顾,不想与朱雄英撕破脸。但是真撕破脸了也不怕。

天下姓朱的不仅仅朱雄英一个。日本几个藩王可都姓朱,何夕可不觉得,只有朱英雄能当皇帝。

只是如此做,遇见的问题很多,何夕也不愿意走到这一步。

第九章 苏伯衡的评价

苏伯衡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只是他还在努力的翻阅元代的史料,而今他已经数量的掌握了蒙古文,藏文,甚至回鹘文,从而做到能够整合各方面的信息,充入自己的编写的《新元史》之中。

这一部元史是苏伯衡生命的延续。

苏伯衡之所以如此努力,因为在苏伯衡看来,这是一部不逊色于前四史的伟大著作。

就史学水平来说,后面的正史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以让他们与前四史并列,但是在苏伯衡看来,最重要的是,后世史学家在史学上创新不多。

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名垂青史。不仅仅是司马光史学水平,更重要是司马光在体制上的创新。

同样的前四史,水平比较高,更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正史体制。之后所有朝廷都在后面因循,更不要说有开创之处了。

而今苏伯衡这一部就不一样了。

在何夕的思想指导之下,苏伯衡史学突破了原本本纪列传等体例,增加了很多经济政治专门史的内容。甚至占据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