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公务员 作者:名剑山庄_第759页

作者:名剑山庄 阅读记录


不敢说,而今没有人会造了。但是数量肯定很少。

一时间也难以扩大。大部分都在官方的船厂。因为只有官家自己的船,不受桅杆的限制。郑和宝船有九个桅杆。可见官方造船厂的技术传承还在,甚至有突破。

这对何夕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甚至可以说,而今造船业的上游产业都在辽东。木头有,而且距离当初开辟木场,也有好几年了。阴干的大木,成批成批的,根本不担心不够用,辽东大木,要多少有多少。作桅杆完全没有问题。

再加上铁件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何夕可以将造船业的全部产业链控制在一起,就已经能压低价格了。更不要说。传统的造船业,是一艘艘船打造,简直是艺术品。何夕可以大量利用机械,甚至还能流水线组装。更能压低成本。

一千两,这个价格何夕好有得赚。具体赚多少。何夕就要回去细细算了。

何夕没有正面说这个问题。而是问道:“我记得日本淡食,盐是很稀少的。如果玄洋社,卖日本盐,定然很赚钱。我得了朝廷之令。建立辽东运盐司,辽东山海关以东。所有盐政都归我管。我记得,朝廷盐价,好像在四斤一石粮食的地步。对吧。”

蓝玉点点头,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

何夕说道:“那我给一石粮食十斤。还是与刚才的一样。不过,只能海外销售,不能买到国内。”

蓝玉一算说道:“一两近四十斤?二十五文一斤盐?你疯了吧?”

第十四章 期货

何夕说道:“尽管放心,我是这里完全没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大木,铁器,甚至稻米,布匹,一切商品,最少打八折。最多打五折。一样的要求,不过要现在就给钱。半年,或者一年后给货。”

“这样一来,侯爷不担心了吧。”

蓝玉思忖了一会儿,他的确不担心了。

如果这样的话,他下手买这些货物,将来即便出事了。以蓝玉的权势,也能让辽东吐出这些东西。也就说,这些欠条上的货物,就是担保。而且很赚钱的。

从何夕压低的价格来看,很有可能到手不用真运输出去。到手一专卖,就能赚上一笔。

蓝玉说道:“不错。我给你一个面子。但是二百万两,是什么概念,你也知道。即便要撑起玄洋社,也不可能吃得下二百多万两的货物。最多几十万两。”

几十万两已经很不少了。

之前蓝玉说一百艘船,那是随口而说。海上很多商号都没有这么庞大的船队。而今即便有,五桅船的数量也是不多。在总体数量之中占的比例很少。

蓝玉怎么可能要一百艘五桅船。

盐也是大宗商品。一两四十斤。一百两,四千斤。一千两四万斤,一万两四十万斤。但是基本三斤盐,就够人吃一年了。日本即便千万人口,一年吃三千万斤盐也就够了。而且日本市场即便打开,也不可能让全日本人都吃上盐。十万两的盐,估计一定会剩下很多的。

根本无法卖出去。

这已经是大宗,除却这些之外,几万两的采购就是大手笔了。

二百万两,就能将沈阳铁厂,抚顺煤矿,沈阳纺织厂给买下来了。

何夕说道:“侯爷,考虑玄洋社是一回事,这买卖本身就有得赚。我给你开引票,认票不认人。这票本身就可以转手的。”

何夕在设计票据的时候,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将这票据带上一些期货属性。毕竟,很多辽东百姓,其实并不是需要很多货物的。到时候,要给他们一个变现的渠道。比如让他们与客商交易,或者以官方为媒介,与客商交易。

这是基于票据本身价值的考虑。

而今何夕加强了这上面的属性,干脆就是期货了。

蓝玉听了心中一动,的确是一门好生意。转手就赚。

不过,蓝玉也是聪明人。他摇摇头。何夕心中一动,觉得这一件事情悬了,却听蓝玉说道:“何兄点石成金的手段,我是相信的。所以,你能报出这样的低价。我相信你是能兑现的。但是物以稀为贵,我还是知道。一旦这么多东西上市。还能保持现在的价格吗?何兄不要拿我当傻子。”

何夕一听这话,简直欢喜的要跳起来了。

蓝玉这一番话,看似在挑刺。

但是有句话说的好,挑货的才是买家。蓝玉这样说,说明他真心动了。考虑这一件事情的可能性。

何夕说道:“那侯爷的意思是——”

蓝玉说道:“五折,在现在的价格上,再降五折。”

何夕立即摇头,说道:“五折,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谁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