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899)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核反应堆能量强度为……”

“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热源逸出,之后磁场设备失效,再过后爆炸就发生了。”

“我们对现场做了调查,并确定不是核爆炸。”

“爆炸的中心似乎是强湮灭力场,而不是中心位置,强度相当于500公斤以上TNT。”

“……”

杰尔-洛克耶详细说了一下实验和事故。

王浩一方则都在认真看着照片和文件,上面有很多详细的数据内容,代表团队可以说是非常坦诚了。

好半天,王浩抬起了头。

他开口说道,“这份文件比我们了解的更详细,但凭借文件内容还是很难做出判断,我认为,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爆炸方式。”

“大家都想一想,强湮灭力场薄层会出现什么样的爆炸?或者,有什么能接触到强湮灭力场?”

一群人顿时跟着思考起来。

科罗特-詹姆斯的思维逻辑很清晰,他仔细想着会接触强湮灭力场薄层的物质,包括内部激射的光子以及其他粒子,也包括核裂变产生的中子……

中子?

王浩顿时眼前一亮,说道,“可能有人想到了,内部核反应产生的粒子,会接触到强湮灭力场。”

“所以可能是一种粒子爆炸,具体是什么粒子,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会议室顿时沸腾起来。

“粒子爆炸?什么粒子能够发生大爆炸?”

“如果是不带质量粒子,肯定不行,带质量的,难道是电子?中子?不会是中子吧?”

“中子碰到强湮灭力场,发生爆炸?这是什么原理?”

“怎么不可能?湮灭物理是全新的,还有很多可探索的方向,我们了解的并不是全部。”

“但是,说不通啊!”

王浩伸手向下压了压,说道,“我也只是猜测。具体情况怎么样,除非再做一次实验,并发生同样的爆炸……”

第五百一十五章 419事故调查团,全世界通力合作,王浩担任负责人!

王浩说事故的原因很可能是‘粒子爆炸’,但其他人则直接理解为‘中子爆炸’。

这是因为大量接触强湮灭力场薄层的高热粒子只有三种,分别是能量粒子、电子以及中子。

光子,自然不可能发生爆炸。

电子的活跃性很高,但要说发生爆炸就感觉很奇怪,相对来说,他们更能接受中子爆炸。

等讨论会结束以后,代表团一方就开始商议起来。

杰尔-洛克耶是调查团队的负责人,他问向了恩波利-库博和科罗特-詹姆斯,“你们对王浩教授的说法怎么看?会不会是中子爆炸?”

库博耸了耸肩,“我唯一知道的是人类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过引爆中子的物理。”

科罗特-詹姆斯皱着眉头,他一直在考虑相关的问题,“刚才我就想碰到场力的几种粒子。如果爆炸和场力相关,那么就可能是粒子爆炸吧。”

“电子也是有可能的。”

“准确的说,王浩教授说的是粒子爆炸,而不是中子爆炸。”

“但无论是哪种粒子发生爆炸,如果这是真实的,都将会是震惊世界的发现……”

“那会是全新的物理。”

詹姆斯的话音带上了点激动。

作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即便是很享受舒心的生活,但他也希望能够有新的物理发现。

现在很可能就是新的物理,他希望王浩说的是对的。

……

王浩一方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冯思奇是科技部门的官员,他负责接待代表团,参与并监督学术交流过程,会议结束以后,他马上问向廖建国、何毅等人,“王院士说是粒子爆炸,确定吗?”

“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爆炸……”

“我只是知道粒子对撞机,难道是类似于粒子对撞一样的爆炸?”

廖建国扯了扯嘴角,说道,“冯主任,你还真是有想象力,什么粒子对撞,湮灭力场还能加速粒子或者改变粒子方向吗?”

冯思奇抿了抿嘴,觉得问廖建国就是个错误。

廖建国继续道,“王院士都说是推断了,可能就是推断吧,一种可能性而已,我们现在只能通过他们的信息,去分析爆炸事故的原因。”

“这样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得出结论。”

“可能就像是王院士说的,我们需要复刻爆炸实验才能得出结论,但复刻爆炸实验……”

他说着摇摇头。

何毅听的撇了撇嘴,只说了一句,“反正我相信王院士,他说什么我都相信。”

廖建国好笑道,“你这就是狂热粉丝啊,何院士,你也是大院士了,也应该有点自己的见解吧。”

“我的见解就是听王院士的。”

何毅不在意的说道。

他很清楚自己是怎么取得的成功,怎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怎么以此评上的院士。

这都是跟着王浩一起做研究的结果。

如果让他自己去做研究,别说是获得诺贝尔了,能走出西海大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另外,过往的经验说明,王浩所谓的推断都是真实的,他说自己就只是猜测,但往往猜测都会变成真的。

这有什么可说的?

“你们还有犹犹豫豫的质疑……”

“尤其是廖建国,也怪不得你的研究没有什么成果,连这点事情都搞不明白,还真以为自己能质疑,能提意见了?”

何毅好笑的想着。

……

在代表团来到西海大学,并和王浩讨论事故问题的时候,国际舆论继续被爆炸事故占据。

大量的媒体报道,大量的分析研究。

这是震惊国际的重大科研事故,研究方迟迟给不出确定的原因,也给湮灭力场实验添加了神秘色彩。

好多学者站出来表达对事故的看法,“这一次事故的影响会非常巨大。”

“如果事故迟迟调查不出原因,那么对于湮灭力场的研究肯定会有很大影响。”

“现在制造强湮灭力场,都是内部反重力支撑外部的强湮灭力薄层,而中心内置热源能够提升外层场力强度,同时也能支持制造出神秘的F射线……”

“这是整体的构造。”

“包括湮灭组织,包括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也包括出事故的军方研究团队,都是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设备……”

“甚至是,种花家的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以及种花家的核聚变中心装置,也是同样的制造方式。”

“现在的爆炸找不出原因,那么各个设备就都有风险。”

“必须要好好的调查,找出最终的原因,研究才能够继续下去。”

国际舆论则出现了各种论调。

其中受到支持最多的是‘危险论’,“强湮灭力场很可能蕴含着毁灭人类的危机。”

“其构造很可能和黑洞直接相关。”

“也许继续研究下去,就可能在地球上制造毁灭一切的黑洞。”

这种论调以往就有很多。

现在出现了重大的爆炸事故,就更多人支持这种说法。

国际舆论则报道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两家机构正在一起研究讨论爆炸事故。

“双方会一起调查事故原因!”

“这还是两家机构第一次合作,有了这次合作的基础,双方可能会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

“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湮灭物理作为全新的物理,代表着最前沿的科技,代表着物理学、科学发展的未来。”

“增加同领域学术合作,有助于……”

另一家研究强湮灭力场的机构,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看到媒体的报道就感到很是郁闷和不满了。

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和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代表国际?

那么‘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是什么?

尤尼尔-诺沃提尼、比尔-布莱恩就在一起郁闷的说着,“看看这些报道,他们就代表了全世界了。”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