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记小餐馆[美食](271)

作者:屋顶上的小笼包 阅读记录

五点徐池放学跟陈耳东一起出来的,徐小溪接人都是在一个固定位置,这样徐池出来也能一眼看到。

徐池小跑着过来,带动着身后的书包都在晃动,看起来很沉。

“跑这么快干啥?”徐小溪说着话伸手帮他把书包从后面接过来,放在电动车前面的菜篮里。

徐池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我不想让小姨等太久。”他自己上车坐在后座上。

徐小溪骑上电动车带着他,吹着小风,还挺凉快的,这会大都在吃晚饭了,两边街道的底商的老板们看着每个人都端着个碗。

江县的饮食习惯,早上一定要喝粥,吃馒头,中午都是吃面条,各种各样的面条,什么烩面,卤面,豆角焖面,晚上就是要喝汤,一般是大米汤,小米汤,还要吃馒头炒个菜啥的。

徐小溪跟徐池骑电动车基本上不遇到红灯,三分钟就到家了,她刚刚把电动车停下来充电,手机就响了起来,看备注是刚大爷。

“喂,刚大爷。”一只手接电话,另外一只手提着徐池的书包。

徐池看小姨接电话,自己抱着大书包往前面走上楼。

徐刚这会也才闲下来,地里的墒正好,今天把冬小麦种上,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说起来个事,谁知道正好碰巧了。

“小溪啊,我上次跟你说的宅基地的事情找到人了,你要卖不?”

村里的宅基地是不能买卖的,但是可以转让,双方商定好,还需要转让人明确保证自己已经有了别的住的地方就行,但实际上还是买卖,所以私底下说话也都是说卖的。

徐小溪说着话上楼,“好啊,价格谈妥,我这边就能签协议。”早点做,也早点断了他们的念想。

徐刚大爷嗯了一声,“价格你放心,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这家的情况是家里有俩儿子,他们家就两套宅基地,眼看着俩儿子都要结婚,老两口不想跟儿子儿媳妇们住在一起,所以想自己弄一套,自己住,你放心,这房子只要你转让出去,你二叔一家咋说都没用。”

在村里都低头不见抬头见,徐老二是个要脸面的人,他也不会敢闹,还有村支书在那站着呢。

徐小溪是很相信徐刚大爷的,“好,那刚大爷还要麻烦你在中间说一下,定一下时间,然后我需要什么手续都准备好,回家要是能直接办了就行。”

徐刚大爷也是这么打算的,他在村里方便,需要什么手续去村支书那边问一下就行,现在办事情可麻烦了,有时候跑几次都办不成,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的。

“那你先忙吧,我后面定好时间再告诉你。”

徐小溪挂了电话心中一件大事也算是解决了,她其实原本还想打算在徐家村里能盖上一个小院,二层小楼,退休了就种种菜,养养花草,但明显徐家村不是个好的选择,不过她看着这边还不错,就是没听说谁家要卖地的,就是县里的地肯定会更贵一些。

徐池看着门口放着的东西。

“小姨,这是你买的吗?”

徐小溪弯腰看了一下这牛奶是没认出来是谁家给的,但上面用袋子包好的韭菜是认出来了,应该是一楼的朱老师送的,那个小菜院子里的韭菜虽然长得不是高高大大的,但很嫩,她回回在楼下路过的时候都有注意到,估计是为了中午的鸡腿,但这礼也太大了,说实在的就一个鸡腿真不算什么的。

她拿出来钥匙把门打开,思考再三也给提了进去,这会要是送回去也送不掉的,她想着一会做点啥给送下去,邻居相处就是有来有往的。

“你去写作业吧,我去做饭。”

徐池点头,他学校留的作业早就写完了,在提前看初中的课程,但他谁也没告诉,他跟大哥都是一个想法,就是要好好学习,长大努力赚钱,让小姨不用再这么辛苦开店,到时候小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也不会再有像老家的人那样欺负他们的。

徐小溪看这小韭菜,上面还有露水,特别新鲜,一会给和上面,放一些细粉加鸡蛋,炸菜角吃,炸出来又香又脆的,特别香,再煮个玉米羹,晚上也吃不了太多。

炸菜角的面要一半用烫面,一半用正常面,和成一个光滑的面团放在一旁就行。

徐小溪坐在马扎上一根根的把韭菜摘好,洗干净然后控水,细粉另外起锅热水煮开,打上四个鸡蛋,在锅里热油炒成金黄嫩滑的碎鸡蛋花,放凉就好。

炸菜角其实并不麻烦,把馅料提前准备好就成。

粉条切碎跟新鲜的韭菜,鸡蛋搅拌在一起,放盐,味精,少一点酱油,调味上颜色,最后滴上香油,馅料好看又好吃。

菜角的面皮可以擀的薄一些,素馅的很容易熟,包上一大锅排,家里的油还是她去人家榨油店里灌的,这样的油吃着香也健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