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塔特的农场(90)

作者:秋野姜 阅读记录

检票员迟疑地点点头,让过了身子,看着露西塔赶着羊群踏上甲板,嘴还没合上:“上帝啊……”

船舱里的乘客见着这群羊路过,纷纷捂着鼻子躲避,有的已经冲船员抱怨了起来。

船员也知道小羊即使洗得干干净净,也依然是不体面的,味道也招人嫌。可谁让她们非要多贪十枚金币呢?

反正她们的船也很少坐满,索性给小羊单独留出一间船舱,就在甲板下层,也好和多数乘客所在的客舱分开。

她们一边道歉,一边将小羊赶进下舱。

露西塔检查了一遍下舱的环境,算是放心地关上了门,打算等船员们走了再单独进来喂食。

毕竟,如果让船员们看见凭空变出来的草料,真是怎么都解释不清楚了。

安置妥当后不久,一声鸣笛,轮船就缓缓开动了。

黑烟在头顶大团地滚出来,又消散在空气里。

猎猎的风张满了船帆——是的,这艘蒸汽船还是有点老式的船只,并未完全淘汰船帆。

露西塔站在甲板上,长衣和颈间的红色方巾在风里被吹了起来,长发也被吹得有点凌乱。

她往耳后掖了掖碎发,望向远处在水烟中有些朦胧的埃斯蒂群山。

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万山新绿,候鸟衔枝,风烟逡巡。

那座山后的镇子,这座破旧的小城,都顺着船只离岸而渐渐远去。

前方一片水雾,天水一色,不辨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

这周没写够榜,卡文和加班团在一起了~(露出尴尬的苦笑

第68章 放逐之船02

汽笛声划破了迷蒙的晨雾。

在法洛斯城的碎石码头附近,零零散散的船只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晨雾未尽,城市才开始慢慢苏醒,街上少见行人,但码头上已经提早热闹起来了,卸货工来来往往,趁着早起的时间为一家人多挣取一天的晚餐。

码头不远处就是许多面包店和酒馆,门外的阳伞、小木桌和整齐的木门廊,大门紧闭着,玻璃橱窗里摆着香甜柔软的面包。

尽管卸货工们天天从这里经过,但大多数商店的门都不为她们敞开,而是只欢迎那些坐船抵达这里的、体面的旅客。

门里门外,是两个世界。

无数河流的支线在此交汇,就像无数人的生活分明泾渭分明,在这里却仿佛短暂地交叉在一起,显得十分繁荣。

小小的“姜花号”停在了法洛斯城的码头边。

一名水手在还有些凛冽的晨风里站在甲板上,朝码头边的卸货工头挥手喊道:“嘿,丽达!”

卸货工头慢半拍似的擦擦汗,转过头来,看见熟悉的姜花号就笑了:“梅格!好久不见。”

姜花号来往在法洛斯城和蒂罗尔城已经好几年了,常年在船上的水手在法洛斯码头也都有了几个相熟的朋友。

下了船卸货,分别已久的几个姊妹在酒馆小酌一杯。如果什么时候喝飘了,也许还有额外的船票、卸货优惠价掉落。

待乘客下得差不多了,一群羊“咩咩”叫着从甲板上排队走了下来。

一个卸货工手上的袋子“啪嗒”掉在地上。

她有点呆愣地侧过身去,给小羊让路——即使被震惊了,她残存的理智还是记得给船上的乘客让路这条准则。

要知道,这年头坐得起船的,都不怎么好惹。

于是小羊们就这样一路畅通无阻地在码头上逛了一圈。

码头上鱼龙混杂,但她们依旧吸引了众多若有若无的目光。

赶着羊的几个衣着奇异的人看起来像是从异国来的,不像是那些乡下的农民和牧民,大概养羊是什么奇怪的地方风俗吧——基本没出过城、识字率也不高的卸货工们只能这样猜测。

行商们见多识广,依然猜不透这到底是群什么人:说是贵族,却没有随从;说是中产,却赶着羊群;说是贫穷的农民,却有种仿佛坐拥四海的气韵。

她们在售票处买了转船的车票,就一直在码头边面包店外的阳伞下坐等到了中午——面包店不许小羊进去。

一天中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正是卸货工们短暂的休息时间。

这时,她们得以放下肩上的货物,三三两两地找个阴凉处坐下歇脚。

贩卖黑面包和粗盐馅饼的少年们背着竹筐来到码头上,迎接她们每天交易量最大的一桩生意。

这些孩子的面包和发酵干饼都是自家做的,敲起来有点梆硬,口感也不会太好,好处是用料实在,且比码头边的本就简陋的面包店还要便宜一点。

相当一部分贫穷的卸货工会因为这点差价而选择她们的食物,尽管更多的会在那些专门面向卸货工开的酒馆里享用滋味更足的一顿午餐。

卸货工们一拥而上,那些装着面包的背篓很快被一扫而空。

少年们收获了可怜的铜币,而工人们获得了廉价又足以饱腹的食物,两相得宜。

人来人往之间,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声:“巡查员来了!”

这一声仿佛在沸腾的人声里滴了一滴油,劈里啪啦地四溅开来。

那些孩子一哄而散,还没收到的铜币都不要了,背起竹筐撒腿就往外跑。

一时间人仰马翻,几枚亮晶晶的铜币掉落在晒得干燥的码头土地上,荡起细微的灰尘,但很快又被卸货工旁若无人地捡走。

一个身形有点瘦弱的女孩子没跑太远,就被闻讯而来的巡查员堵住了。

她脸上显露出一种惊惶的神情,连汗也不敢擦,战战兢兢地从口袋里摸出几枚铜币并一把皱巴巴的纸币递过去:“大人,这是我今天赚到的全部了。”

这种纸币是新王践祚后发行不久的,面值细化到了“苏”,一枚铜币为十苏。

这给贫民之间铜币以下的交易带来了便利,人们自行创造的交易方式很快被规范起来,开始统一使用这种纸币。

可惜的是,它在中产及以上的阶层推行得并不顺利。

王权式微,新货币的效力并不能使大贵族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使用旧的金属货币依旧被看作是体面的象征。

巡查员接过点了点,露出个勉强的神情,正要说些什么,神色忽然僵住。

默了默,她摆了摆手,用生硬的语气说:“你可以走了。”

女孩抬起头来,不明所以间,反应倒是很快,急急地鞠了一躬,撒腿就跑。

等到女孩跑得不见踪影了,巡查员才揉了揉脖子,露出个迷惑的神情。

在无人注意的街角,女孩停下步子,一边喘息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剩下的三枚铜币。

奇怪了,今天那个大块头怎么没追根刨底,搜她的身了?

她攥紧手里的钱币,脸上不自主地露出个微笑,加快了步子。

露西塔收回目光,斜斜地倚在阳伞下的椅背上。

她原想把巡查员收来的钱还回去的,只是未免太反常吓着那孩子,就只是将那孩子放走了。

刚刚还愤怒起身的琳妮娅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朝她眨了眨眼,露出个“我都懂”的表情。

露西塔摸摸她的头发,柔和一笑。

看着琳妮娅重新拿起桌子上的烤甜菜,露西塔转过头去,问旁边拼桌的一位老女士:“阿姨,您知道巡查员是什么吗?”

这是个头发已经半白的女人,穿着整齐的风衣外套,圆片老花镜,旁边靠着一根镶银手杖,银片在漏进来的太阳光反射下显露出柔和的色泽。

她正慢慢切着盘子里的一块熟肉。

闻言,她转过头来:“巡查员?啊。”

她不紧不慢地抬头看了忙乱的码头一眼,继续切她的肉:“你是说哪些‘巡查员’?是那些廉价面包店雇佣的,还是码头管理人员手下的,或者是自己乱窜来自封的呢?”

露西塔哑然。

老女士倒是打量了她们一番,挑眉:“第一次出门?”

露西塔点头:“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