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214)

作者:陌于之 阅读记录

他们相依为命,他们嬉笑打闹,他们赚钱谋生,他们反抗强权,他们智破计谋。

整整三年的时光啊,姜笙一度以为,哥哥们就这样嵌入她的生命里,永远不会被剥离。

就像那天约定的一样,他们永远不分开。

结果在她十岁的春节,三哥竟然决定离开。

巨大的恐慌袭来,让姜笙的身子忍不住战栗,她太畏惧分开,畏惧失去,倘若所有的情分注定要消失,那还不如一开始就让她做个流浪儿,饿死冷死在街头。

“姜笙。”方恒用严肃的声音,打破她的恐惧,“不是所有分开都是失去,我们还会见面的,我们还是亲人。”

“三哥永远是你三哥,永远都会冲在前面,保护我们小姜笙。”

扎着丸子头的小姑娘穿着鲜红的新衣,小圆脸上鼻尖冻地通红,大大的眼睛里包满了泪水,却又倔强不肯下落。

少年弯下腰,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脸蛋,又为她擦拭掉眼角滑下的泪滴。

姜笙的心终于盛不住情绪,她小嘴一扁,眼泪像瀑布一样滚落,“呜呜,三哥坏蛋,三哥大坏蛋,不守承诺要离开,三哥是骗子。”

小姑娘稚嫩地控诉回荡在簪花小院。

坚强如许默郑如谦都红了双眼,更别提张姑姑和翠儿婶这类感性的人,早就拿着帕子在角落抽泣。

可不管她们怎么样难过,离别总归还是要到来。

在方恒的记忆里,因为游牧民族也想过个肥年,所以年节前后行动最为凶猛,他原定在簪花小院里过完初一就赶往北疆。

这样一来,时间就非常紧迫。

温知允马不停蹄地回了医馆,不仅翻出往年制作的金疮药,还重新研磨了一堆又一堆,汪小竹和汪小松兄妹过来帮忙,手指头起了水泡也没有抱怨。

也许是时间短暂地超乎想象,姜笙反而不闹腾了,拽着方恒的袖子哽咽,“三哥走之前,要好好陪我们。”

第158章 送别三哥

在征得同意后,小姑娘拉着方恒去东街,置办了一件又一件衣裳,一双又一双鞋子。

“用不着的姜笙。”方恒苦笑,“我是去北疆做士卒的,又不是去游山玩水。”

简单带个包裹就好了,哪能拉一车行李。

姜笙闻言放下细棉布长袍,又拉着他到了东街古玩铺子里。

说是古玩铺子,实际上都是做旧的新物品,既没有任何古韵,还带着尘土与泥斑。

方恒正想再劝说两句。

姜笙从里头挑出了个护心镜,郑重道,“我看话本子里的男主角经常在关键时候被护心镜救命,三哥你也拿着,姜笙和镜子一起保佑你。”

方恒一怔,伸出手接过,看了又看。

既然是妹妹的美好祝愿,他便收下。

只是扭过头问价格时,古玩铺老板伸了伸手,“五百两。”

小姜笙倏然瞪圆了眼睛。

趁火打劫也太明显了,幸好她不是一个人来的。

姜笙探出脑袋,对着外头吆喝一声,“二哥!”

大嘴郑二爷摇着折扇进来了。

一番唇枪舌战以后,五两银子拿下。

姜笙美滋滋地付钱,把铜镜塞进三哥怀中。

再看一旁的古玩铺老板,已经在翻白眼了,“各位慢走,慢走不送……”

这个除夕,姜笙兄妹把整个安水郡都翻了一遍。

他们找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能够保佑方恒平安的东西,比如护心镜,比如平安节,又比如平安坠。

到了晚上。

张香莲捧上一盆又一盆的饺子,大肘子炖鱼肉丸子,全都放在方恒跟前,慈爱道,“好孩子,边疆苦寒,一定吃不到这些东西,你多吃点,再多吃点。”

又有大户人家在放烟花了。

兄妹们吃饱饭,站在小院里,肩并肩仰头,看天空上五颜六色。

炮竹声中,许默轻声询问,“带走的人定了吗?”

当初辛辛苦苦训练的家仆,这一刻派上了用场。

有他们在,大家多少会放心点。

只是去的地方毕竟是边疆苦寒之地,方恒也没有强迫,而是让他们自愿选择。

“姜三和姜四愿意留下,其他人都跟着我去边疆。”方恒轻叹,“大家的反应是我没想到的,学了这么多年的武艺终于派上用场,一个比一个高兴。”

或许因为多是孤儿,又或者少年心性,跟枯燥的练武比起来,上阵杀敌反而更让他们热血沸腾。

“姜五也去?”许默微微迟疑。

在八个家仆里,有一位女孩子,她排行第五,所以叫姜五。

本身是方恒给姜笙挑的丫鬟,可因为练武狠戾,手法凌厉,比其他所有人都要努力,所以一直跟着方恒练武,并没有出现在众人眼前。

“我问过她了,她想去边疆。”方恒抿抿嘴,“姜五是家中长姐,我买下她时只用了五两银子,因为她的父母太渴望卖掉她,用换来的钱给家中幼弟上学,所以她是价格最便宜的,也是练武最拼命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