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25)

作者:陌于之 阅读记录

哥哥们已经习惯了她的煮饭技术,面无表情地接过,喝完。

不习惯也没办法,温知允不会点火,方恒和郑如谦不知生熟,还不如姜笙的菜糊糊。

许默倒是有点想法,苦于无法动弹,只能咽下菜糊糊,打趣姜笙,“不是说这棉衣用来卖的么,怎么咱们自己先穿上了。”

姜笙叉着腰,“咱们先穿,剩下的卖。”

可去哪里卖,是个问题。

姜笙原本想去镇子上卖,但昨天舟车劳顿,哥哥们都累得不轻,她想了想,抱着两件棉衣去了村口。

“卖棉衣咯,卖棉衣咯,便宜卖,镇上二十文,我这里只要十五文。”

七岁的小姑娘扯着嗓子叫卖,不大会吸引了几个大婶大娘凑过来。

“姜笙,这是哪里捡的棉衣裳。”有人故意打趣。

姜笙急眼解释,“刘大娘可别瞎讲,我这是从县里批回来的棉袄,干干净净的,还带着味儿嘞。”

新衣裳有新衣裳奇特的味道,这个没法作假。

刘大娘不好意思地在衣裳里挑拣一番,“你这里真是十五文?镇子上明明就卖二十文,你为啥便宜五文。”

姜笙是个乞儿,乞儿卖的衣裳,大家信不过,也不敢买。

但架不住价格划算,足足便宜了四分之一,所以婶子大娘围着姜笙挑刺,就是希望找出点问题瑕疵。

姜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宜是因为老板卖给我便宜,咱们都是邻里邻居的,我十四文买来,卖你十五文,大娘也给我赚一文钱嘛。”

“哟呵,小乞儿都会做生意了。”

“便宜点嘛,十四文,我就要。”

姜笙从县里一共批了二十件棉衣,穿了五件,留下一件,还剩十四件,尽数卖出。

十二文的单价买入,十四文的单价卖出,一件净赚两文钱。

破庙里,姜笙乐呵呵地蹲在地上,数着手里的二十八文钱。

郑如谦跟她赌了一夜的气,这会忸怩到她身边,还想劝劝,“姜笙,这天下无父无母的孩子多了去了,你不可能每个都救下来。”

姜笙明白这个道理,可活生生的性命摆在眼前,她不可能装看不见。

就像当初救许默一样。

“二哥,我跟你保证,就这一个了,他是最后一个了,好不好。”姜笙试图撒娇。

郑如谦还想说点什么,旁边忽然响起嘤咛一声。

俩人齐刷刷扭过头,就看见小乞儿睁开眼,小脸白皙秀气中带着几分嫣红,乍一看过去,竟是如此俊俏夺目。

姜笙愣了。

郑如谦也呆了。

酝酿了一夜的话在此刻烟消云散,郑如谦呐呐张嘴,“姜笙,这真的是最后一个了。”

不是郑如谦心软,而是他知道太过俊俏的男孩子会遭受些什么。

外人只道怡红院是男子寻花问柳的地方,却不知内院还圈养着一批俊俏儿郎,专供钱权皆有者挑选。

郑如谦也被送进去过,最后因为面阔口大而被筛选出局,气地阿娘直跺脚,“早知给你找个清秀些的爹了,养了恁多年,也没个用处。”

再然后,郑如谦就被踢出了怡红院。

被娘抛弃的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就接受现实的。

郑如谦只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阿娘没用的废物罢了。

第19章 五哥长宴

看小乞儿醒了,姜笙凑上去询问,“小弟弟,你多大了,家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乞儿愣愣地,一句都没有回答。

倒是郑如谦捅了捅她,“不是弟弟,一看就比你大。”

“不对,比我小。”姜笙还想犟,她已经有四个哥哥了,她想要一个弟弟。

可当小乞儿站起来,真的比姜笙高出半个头时,她又耷拉下嘴角。

得嘞,又是一个哥哥。

姜笙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接受现实速度快,当即改口,“五哥,饿了吧。”

乞儿呆呆地点头。

姜笙把早上剩的菜糊糊热热端来,“快吃两口。”

乞儿瞪大眼睛,看着分辨不出原材料的菜糊糊,颤抖着接过。

“五哥,是冷吧。”姜笙贴心,立马把最后一件棉袄拿过来,“给你穿,超级暖和。”

乞儿的手抖地更加厉害了,这明显不合身的灰扑扑棉袄,这荒凉的破庙,这陌生的人。

“五哥一定是刚退烧,手软。”姜笙把菜糊糊夺过来,找个还算干净的勺子,舀上一口,迅捷无比地塞进乞儿嘴里,“还是我喂你吧。”

黏糊的液体充斥口腔。

乞儿的表情逐渐有了变化,似乎是想要呕,但又强行忍住。

偏姜笙没看出来,兴高采烈地喂完,“五哥喜欢我做的菜糊糊呢。”

许默一口水差点呛死,勉强咽下去,看向乞儿,“你起了烧,是妹妹救了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