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445)

作者:陌于之 阅读记录

这才是足够精明狡黠的商人嘛。

只可惜事情并不会止步于此,廖家也不会坐以待毙。

“先把第三批的荔枝送完。”郑如谦叮嘱,“要想世家觉得划算,糕点还得卖,有多贵卖多贵。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只要大家觉得值就行。”

张香莲认真地点头,铭记于心。

转眼又过两天。

七月初,九珍坊的第三批荔枝到达,汪小松带着姜三姜四给各大家族送货。

估计世家心中早就有成算,这次可能要花点冤枉钱。

却没想到九珍坊送的货直接铺满了整个院落,有岭南荔枝,有新出的荔枝糕点,还有川渝的荔枝,满满当当几十盆。

“我们东家说了,明面价格不方便降,但是给您多送点东西。”汪小松不卑不亢,“将来您去九珍坊定糕点,皆是优先供给。”

荔枝糕点在九珍坊卖四十两一斤,川渝荔枝是五两一斤,仔细算起来送的比降价还多。

大部分世家都是拂照江家的面子,知道没有花冤枉钱,还算满意。

少部分不悦的,汪小松也当机立断退掉定银,绝不纠缠。

送完这批,竟然还有部分世家预定,点名要荔枝口味的糕点,加上川渝荔枝的火热,九珍坊的生意不衰反涨。

“岭南荔枝的预定减少,但是川渝荔枝的预定很多。”姜笙单手灵活地拨弄算盘,“整体利润降低了。”

这也在所难免,毕竟是商战,廖家都把腿打折了一根,他们少点利润不算什么。

关键在于谁能赢得这场无声的战争。

就目前而言,九珍坊靠着荔枝糕点和川渝荔枝扳回一局,可后面呢?

廖家也可以去川渝运荔枝,也可以卖出二两三两的价格,夺回市场。

姜笙已经做好准备,见招拆招。

可没想到传来的,是廖家再次降价的消息。

原本二十五两一斤的岭南荔枝,他卖到了十两。

廖家疯了。

第333章 六个臭皮匠

荔枝的地位在丰京毋庸置疑,五十两一斤不仅高昂,还是身份的象征。

转眼廖家就降到十两,这让购买过荔枝的世家怎么想?又让皇城里的天家怎么想?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能快速挤垮九珍坊。

“十两的价格,我们搭多少东西都不会有人买账了。”姜笙发呆,“已经有两个世家上门来退预定,其他的也不过早晚。”

“为了挤垮我们,利润也不要了?”张香莲颤巍巍,“廖家是要和咱们同归于尽啊。”

这招极痛,但又快准狠。

九珍坊不仅失去了岭南荔枝的预定,连川渝荔枝的客人都被吸引走。

也是,买得起五两一斤的,十两一斤就能咬牙尝尝。

九珍坊眼看着是没什么生意了,可廖家就没想过,将来荔枝抬不上价,等于作茧自缚?

“放心吧,不会的。”郑如谦带着汪小松走进来。

一向肆意骚包的郑二爷也有点为难,眉心褶子能夹死苍蝇,“这个局面看着是同归于尽,但我要是廖家,我有解决的办法。”

两家生意竞争,打垮敌手才是重中之重。

只要荔枝生意没有人抢夺,又变成垄断,廖家完全可以换个品种,又或者换种叫卖模式,甚至换个瓷器盛放都能涨回来价格。

得罪的世家可以多送点荔枝,不满的百姓也没有地方倾诉。

只有九珍坊,成为最大的输家。

“那我们……也降价?”姜笙踌躇,“可是二哥,我们没有本钱赔,如果真的要降,宁肯不做这个生意。”

看,廖家自断臂膀的狠劲得到回报了。

九珍坊没有赔钱的底气,甚至没有打擂台的资本,廖家出手越狠,事情解决的就会越快。

虽然是敌对,但郑如谦觉得出这个招数的人有两把刷子。

“那东家,第五批荔枝还运不运了。”汪小松在后头怯怯地问,“第四批已经在路上了,实在没办法阻拦。”

这可真是件头痛的事情。

郑如谦从商那么多年,第一次打那么棘手的商战,他几番思虑,却始终得不到最优答案。

放弃荔枝生意,不甘心,不愿意。

不放弃荔枝生意,又降不起,赌不起。

眼看着大半盆的荔枝无人问津,有个路过的客人刚想买两斤尝尝,就被友人拉走,“岭南的荔枝十两一斤,谁还吃川渝的荔枝,走走走,再不去就抢没了。”

于是九珍坊再度空荡。

郑如谦握紧拳头,姜笙满脸不忿,只可惜这兄妹俩把脑汁都给刮掉一遍,也没想出更好的办法。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几乎认命的时刻。

隔壁医馆突然钻出来三道人影。

一道清隽修长带着书卷气,一道纤弱单薄还有几分腼腆,一道似笑非笑永远看不透心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