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457)

作者:陌于之 阅读记录

那就只能往外扩。

长宴歪着头,指向丰京以西,“这里呢?”

安水郡在丰京东,他们亲自赶车过来,见过山脉,见过平原,唯独没有草原。

倒是丰京以西,他们从来没去过,也没有探究过。

“这个……”郑如谦沉吟着说不出话。

许默适时翻开手中的杂集,研究半天才道,“先人前辈记录,丰京往西是有个草原的,地处……扶风郡。”

提起这个名字,他语气微顿,显然是想起远在安水郡的熟人。

一别两年,也不知扶风公子是否依旧安康。

亦或者旧疾缠身,遥望远方。

“就算有,但这绕路了。”郑如谦忧愁,“老三在我们正北方呢。”

扶风郡则地处丰京西南,意味着羊要经过丰京,长成以后再反运回来,白白浪费人力物力。

不仅如此。

自在舆图上起身的长宴沉声道,“那个牧场是大渝王朝用来畜牧军马的秘密场所,外人难以触碰。”

这条路也绝了,许默长叹口气,“那就只剩下陇西。”

陇西郡东与上郡接壤,北靠大半边疆,根据风土人俗记载,草原数量相当可观,虽然也不在北疆跟丰京的直线距离上,但比扶风郡要近。

就地理位置而言,陇西距离北疆更近,也会适合饲养北疆的羊。

“最关键的是,陇西物价可比扶风郡便宜多了。”郑如谦还想到了深一层。

真不愧是精打细算的商人。

姜笙在旁边比起大拇指,“二哥想得周到,二哥真厉害,马上二哥就要坐拥羊群了,以后富甲天下,无人能敌。”

虽然知道她这么卖力是为了吃到羊肉,郑如谦还是避免不掉飘飘然,仿佛羊肉已经变成钱。

富甲天下啊,他毕生的夙愿。

一想到将来数不清的银钱,用不完的东珠,披金戴银的妹妹,还能跟大哥官商勾结,郑如谦就乐开了花。

收起舆图,他看向西北,眸中精光与野心同现,“我这就去陇西。”

远行,是商人避不开的前程。

才归来没多久的郑二爷,又要出门了。

这次姜笙没有感伤,甚至没有废话,利落地收拾好行囊。

倒是郑如谦吭吭唧唧,“下次回来我能看见你吗?不会又去江家了吧?江家没有咱家好,要等我回来,不要乱跑。”

“好,二哥记得带只羊回来。”姜笙全盘答应,不忘叮嘱。

果然这丫头心里只有羊。

郑如谦含恨坐进马车,带着汪小松奔波。

直到马车身影消失不见,姜笙才轻叹了口气,“希望二哥早点回来。”

羊不重要,哥哥才重要。

之所以不阻拦,是因为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三哥在边疆守卫家国不提,刚送走四处奔波的二哥,大哥就坐车去了国子监,四哥则去上门看诊,二进小院门口只剩下姜笙和握着小木头的五哥了。

哦对,还有盘算生意的张香莲。

“姑姑,剩下的荔枝冰应该不多了吧。”姜笙同她商量,“能不能给三哥留点,冻到来年还能吃吗?”

张香莲正沉吟,一辆马车骤然勒停,苗招英被大丫搀扶着,慌慌张张地跳下来,“东家,东家,那边来人了,说是要买咱的荔枝冰。”

她没敢直说,只是冲着东边眨眼。

而那,正是皇城的方向。

第342章 许默再迟归

在荔枝结束的时节,荔枝冰的出现,点燃了世家跟秋老虎拼搏的决心。

只是没想到,皇城里的人竟然也感兴趣。

偏偏还是在哥哥们大都离去之后,让姜笙想躲都不行。

“东家,你给出个主意啊,咱们这冰是卖还是不卖。”苗招英急切道,“人都还在九珍坊等着呢。”

姜笙面色微白,“卖,当然卖。”

只是怎么卖,收不收钱,会不会有弊端,都值得商榷。

身为流浪多年的乞儿,自泥潭里打着滚长大,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吃过大大小小的亏,唯独没有跟皇城人打过交道。

说不慌是假的,但她是东家,必须保持镇定,“苗姑姑先回去上茶,再告诉他运荔枝冰需要点时间,我马上安排人手。”

大丫母女仿佛找到主心骨,颤巍巍地返回九珍坊。

姜笙深吸一口气,转过身,看向面色怪异的长宴。

“五哥,我得去九珍坊了。”她低声询问“你是留在家里,还是陪我一起去呀?”

这看上去是问话,其实饱含期待。

到底是个小姑娘,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城人,心底总免不了怯意。

想他们兄妹一路走过来,什么县令郡守尚书都见过,也不差这一个。

长宴的表情又慢慢恢复自然,他牵住妹妹的手,尽量宽慰,“别怕,五哥在呢,五哥会陪你一起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