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47)

作者:陌于之 阅读记录

姜笙猛地抬起头。

过了太久自食其力的生活,她竟然忘了,以前要饭的时候,可是东家要一口,西家偷两口的。

这家人不给,就去下一家,总有人给饭吃。

这个村子收不到菜,那就去其他村子收,总能收到足够的菜。

姜笙高兴起来,又塞给乞儿五个铜板,叫他买点吃的喝的,衣服也送他了。

可回过头,郑如谦依旧那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姜笙懵了,“二哥,咋了又?”

“你当我没去隔壁村?”郑如谦眼含热泪,“别说是隔壁村,我连隔壁镇都去了。”

结果还是一根毛都没收到。

可见背后的那只手实在是厉害,竟然覆盖了整个县。

姜笙的表情又耷拉下去。

这可怎么办啊。

眼瞅这兄妹俩又要对望流泪,角落里的长宴摇了摇头。

“既然本县收不到,何不去隔壁县试试?”

已经想到去隔壁村,隔壁镇了,怎么就不能换个县呢。

只因为思维太固化。

只因为他们最远去过县里,不曾走过更多地方。

人的视野拓展,格局才会更大,胸怀才会更广。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总归是没错的。

郑如谦有些呆滞,其实他不是没想过去隔壁县,只是人类对于未知,总有股打心眼里的怯。

他害怕隔壁县的百姓不好说话。

害怕背后那只黑手也覆盖了隔壁县。

害怕来回路途中出点什么问题。

最害怕的,是自己做不到。

郑如谦的内心充满了撕裂感。

他害怕这个,也害怕那个,但想来想去,他还是最怕成为一个废物。

尤其是在哥哥弟弟们的衬托下,他不想平凡,更不愿庸碌。

好大会子。

郑如谦握紧拳头站了起来,“我去。”

“现在就去。”

说完他抓起外套,又从姜笙手里要了二两银子,便义无反顾地冲上驴车。

方恒赶紧追上去,帮打驴车。

明明刚才还在撕裂挣扎,转眼间人就跑了。

姜笙都没反应过来,目瞪口呆地看着驴车消失不见。

良久,她一拍大腿,“二哥三哥,你们把驴车打走了,大哥可怎么办。”

而且,这都要过年了呀。

到了晚上,姜笙就知道怎么办了。

郑如谦竟然托了个在收菜时认识的朋友,每天接送许默,一天只要两文钱。

这对现在的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大钱,可以接受。

只是委屈了许默哥哥,每次都要跟一堆菜来回奔波。

就这样,郑如谦和方恒一连消失了七八天。

眼瞅着整个镇子上都挂起了过年的浓郁氛围,家家户户宰猪杀鸡,炸丸子炸蔬菜,小孩也都穿上了新衣新鞋。

只有破庙整日平静到有些惨淡。

姜笙每天吃饱了就在盘算,两个哥哥什么时候回来,能带多少菜回来。

等到最后,她已经不敢奢望哥哥们带菜了。

小姜笙真诚地对着佛祖许愿,只要哥哥们全须全尾的回来,她就别无奢求。

这一次,佛祖显灵了。

离开了足足十天的方恒郑如谦,在一个傍晚,载着满车的货物,背着寒冬的霞光,缓缓归来。

第35章 二哥的事业征程

时值年节,在外务工的叔伯尽数归家,勤勤恳恳上学的许默也终于得了年假休息。

但他并没有安逸地躺在床上猫冬,而是每天亲手为弟妹做三餐,间隙还要抄书,顺便翻一翻食谱。

今天他新得了一个北方烧萝卜的法子,正小心尝试。

有些干瘪的萝卜削去外皮,撕成小块备用。

肥瘦相间的五花切成小块备用,再泡上一把红薯粉条,就可以准备开火了。

往常烧火都是郑如谦和方恒,今天两个人都不在,温知允和长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长宴站了出来。

是姜笙选的,她说,“四哥的手是用来看病的,怎能烧柴。”

五哥的脸俊俏,但脸不能当饭吃,烧柴才能吃上饭。

长宴嘴角抽搐,但不得不承认,挺有道理。

于是,他那双执过千金,摸过良玉的手,抓住漆黑的烧火棍,在一次次失败的练习中,点燃火焰。

许默趁机把五花肉块下锅,煸出肥肉里的油脂后下入香料,注入水,放进萝卜块,最后在锅边贴上薄薄的小饼。

中火闷烧一刻钟后,薄饼熟透捞出,锅中尚有汤汁,迅速下入粉条,再焖上半刻钟,粉条吸饱了汤汁,萝卜一抿即化,五花肉软烂入味。

出锅洒上葱花芫荽,香味飘出十里。

姜笙深吸一口气,还没来得及欢呼,就看见两个身影拉着辆驴车,停在破庙门口。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郑如谦冲过来,先是猛吸一口气,眼泪就落了下来,“香,真香,还是家里的饭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