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579)

作者:陌于之 阅读记录

“不到三年。”王扶风接过茶盏,轻抿搁置,“时间过快又慢,一个人躺在王家大院里,感觉日子怎么都过不完,可猛然回神才发现,你们都走到了这个地步。”

当年为了孙玉继任安水郡守一事,忙碌到焦头烂额的兄妹们啊。

一个成为状元,坐上六品撰修官位,未来坦途可见。

一个领任皇商,生意越做越大,赚的钱堪比整个王家。

一个当兵领将,最新的信封里提及,在江将军的有意提拔下,做到了千总位置,肩比第三大队队长。

一个拜师太医,医术日渐出神入化,医馆名声鹊起。

一个身份矜贵,却仍愿意经营普通的作坊与铺子,永不忘初心。

剩下那个看起来最平庸的,实际上却是最不平庸的,身份来头大地吓人。

“你们让我看到了,身份高贵或者不高贵,只要努力就有可能。”他偏头浅笑,“高贵不会带来居高临下,平凡也不会让人自甘平庸。”

身份带来的阶层,金银带来的贵贱,似乎在这六兄妹身上消弭。

这源自于他们同甘共苦的经历,但更多的还是他们诚挚不变的内心。

“是姑姑告诉你的吧。”许默失笑,“有些事情在信封里提过,但终究没那么详细。”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姑姑都变得那么精神奕奕,与当初的困苦低迷不可同日而语。”王扶风再次轻笑,“果然,人生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但什么希望,都得建立在健全无恙的基础上。

看着王扶风笑容淡去,许默心头一跳,再次提及白日话题,“这三年你可有找吴大夫诊脉?他有没有说过你的身体怎么样?小四也拜了新的师傅,让他为你诊治一番吧。”

“不用了。”王扶风再次摇头拒绝,“我这次是带了医师过来的,贸然换人诊治恐怕于医者心中不悦,我们还得返回安水郡呢。”

“再说了,你看我精神头这么好,哪里有孱弱的模样。”

少年语气自然诚挚,气色也确实平和,让许默挑不出毛病,即使内心隐隐不安,也只能强行按捺下去。

“许兄,跟我聊聊你们这几年吧。”王扶风眉眼再次弯弯,“姑姑说的只是大概,我想听你说详细。”

说他会元被夺,说他只身入金銮殿,说姜笙认亲的坎坷,说郑如谦抢荔枝的惊心动魄,说温知允劫富济贫,说长宴无可奈何离去。

说丰京世家局势,说天家懦弱不堪,说朝堂平衡手腕,说科举舞弊带来的后果。

夜色那么黑,星空那么亮,银丝碳燃烧出扭曲的温热,油灯里的烛火灼灼,茶水冷了又凉,凉了又热。

王扶风不知何时沉沉睡去,许默刚刚起身,王明宇就闪身进来,足够强壮的身体让他打横抱起自己的弟弟,放置于床榻上。

“明宇兄去歇息吧。”许默想起他也千里奔波,“扶风兄就暂时交给我。”

却不想王明宇摇头拒绝了,“我答应过扶风不离他身侧。”

许默无奈,也只能起身去温知允的房间里歇息。

得亏家里的人零散四方,否则当真住不开了。

就这样,几位远道而来的师长们还都被安排在客栈里,明日要他带着逛游丰京。

时值年节,既然千里迢迢奔来,哪能轻飘飘回去。

吃好玩好都是基础,再买些当地特产备着,捎带给家乡的亲人。

只是有人提及要先回乡的时候,余下者均摇头拒绝,“既然一起来的,那就一起走,等等扶风嘛。”

“就是就是,我也想看扶风公子开交谈会。”

那到底,该是怎么样的光景呢。

第433章 扶风绝唱

所谓交谈会,其实就是流传自汉朝,文人之间最爱的高谈阔论,由一人发起,众人应和,单就某个观点议论不休,引古论今。

甚至引发出个独特的玩法,叫曲酒流觞,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做诗引词,回答观点云云。

王扶风自是不能饮酒的,大冬天也没有温泉能够流觞,索性将地址选在城门空旷处。

之所以在西门,则因为安水郡的方向在西。

城防处是早就打过招呼的,座椅板凳也提前搬放过去,中间搭个高台子,四周围坐文人学子,还有来看热闹的平头百姓。

临近年关的丰京比安水郡红火更甚,街道悬梁上都挂着莹润的大灯笼,红色彩带随风飘扬,九成以上的百姓穿着新衣裳,手里拎着云糕点心,还有必备的糖葫芦。

得到消息的年轻学子们早早落座,期盼地看着高台,又扭头环视,试图第一时间找到扶风公子。

安水郡来的师长们也有自己的座位,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同类小说推荐: